一文钱两桶热水,虽然量水的木桶小了些,却也很便宜了。
家中拿一文钱出来能烧出这些水?显然是不行。
两、三小桶水,足够早晨用的了。
就算早晚都来打水,也不过三文钱而已。
张氏道:“我说的这个价钱,仅是刚开业这三日,之后价钱翻倍。”
也就是说,三日后即便两节(一个节气15天,两个30天)都来打水,也要一桶一文钱了。
董三嫂正盘算着要再问,旁边陈三娘道:“现在要如何买?”
郑氏道:“一贯钱做压钱,每次取水记好数目,两节一结银钱,若是以后都不再买水了,压钱退回。”
一贯钱不多不少,一般人家都能拿出来,只是……
董三嫂道:“为何要交这么多?”
郑氏微微一笑道:“有这压钱,无论何时买水都是两桶一文钱,退了压钱之后再来买,散买便是一桶两文。冬日里用水多,到了开春忙着耕种,更没有时间烧灶,半年功夫,一贯钱也就差不多省出来了,夏日里,家中喝熟水也是一样,随时来买就是了。”
说到这里郑氏微微一顿:“天热了我们家还有凉饮子,总之用的时间越久,这压钱越算不得什么。”
“一文两桶水,我们也赚不到什么银钱。只不过咱们大名府从没开过水铺,大家知晓的不多,这般价钱是为了能招揽些人气。”
郑氏仍旧怕自己说的不够清楚:“从前没有水铺,那时坊市没打开,坊门一关,谁也出不来,现在城内随意走动,才会有这样的买卖,我们东家就是看准了这一点。”
话茬引到东家身上,果然围拢过来的人开始七嘴定钱,以后只要不退,就按一文两桶水算?”
郑氏点头:“不过,每日最多只能买六十桶水。”
郑氏这话说完,董三嫂神情一滞:“只能六十桶?”
郑氏笑道:“这是东家的规矩。”
“六十桶,你能用得完吗?”
“是啊,谁家能用那些?”
“用不了的。”
陈三娘听到这里忽然眼前一亮,也意识到了什么,交了定钱就能买到一文两桶的热水,但是这热水打回家之后,没说几家人用啊?如果再卖出去,少数省银子,往多了说,可能白用热水甚至赚银钱。
董三嫂定是算到了这个,才急匆匆地回家拿定钱。
这可了不得了。陈三娘虽然竭力控制,但脸还是一下子红了。
董三嫂看了陈三娘一眼,匆匆道:“你们确定这样的价钱只卖三日?”
郑氏点头:“自然不假,但仅限于热水、温水和放凉的熟水。”
董三嫂又想了想,咬咬牙:“我交定钱。”
话音落下,就有杨家郎妇道:“娘子来我这里,我给你写份文书。”
董三嫂脸上早就没了任何犹豫,带着女儿大步走上前。
陈三娘也挤出了人群,急急忙忙向家中跑去,她脑子里不停地重复着听到的那些话,还有……董三嫂奇异的神情。
很多人还没意识到,一贯钱能买一个机会。
赚银钱的机会。
三日后,再也没有了这样的价钱,他们就能走街串巷去买热水,尤其是附近的人家……
六十桶水,每日都能卖出去的话,能赚几十文钱,冬日里难寻营生,这个便不错。
嫌少的话,她还能让爹娘出面再付个定钱。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