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 > 都市小说 > 九锡 > 912【不进反退】

912【不进反退】(1/2)

上一章九锡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读书在线收听!
太康一战,齐军取得非常辉煌的战果。

他们全歼景军重骑虎豹营,定北军在最后追击的过程中斩杀两千余景军轻骑,主战场击杀和俘虏的景军步卒超过两万定。

张旭笑道:“王爷有令,下官怎敢不从?”

这次他其实没有分到多少功劳。

在陆沉最初的谋划中,靖州都督府需要对兀颜术的三线并进做出反应,中线采取冷静对峙的策略,西线从严武城到杞柳城的守军做好随时后撤避让的准备,东线则调集机动兵力,做出要一口吞掉古里甲和术虎麾下三万景军步卒的假象。

这是基于兀颜术所谋的应对之法。

若想诱使兀颜术上当,让他错误地判断齐军要在东线动手,必须有一个足够分量的大将去东线坐镇指挥,除了张旭之外没有更加合适的人选。

但陆沉这是虚招,因为兀颜术在那边安排了四万余步卒和三万余骑兵,而陆沉将定北军和飞羽军都带来太康战场,东线齐军压根没有主动进攻的实力,故而张旭注定只是一个引诱兀颜术下定决心的诱饵。

最终他非常完美地完成这个任务,而且后续没有贪功冒进,将所有兵马安安全全地带了回来。

陆沉望着这位心思深沉的京营主帅,微笑道:“张侯此番以身为饵,兀颜术才会顺利入彀,本王已经在请功奏表中郑重为你记录。”

“多谢王爷恩典。”

张旭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感激,但也谈不上如何谄媚。

陆沉点到为止,他暂时没有精力探寻此人的内心世界,只要对方能够服从军令不自作主张,他就能一视同仁不做偏颇。

“来说一说景军下一步有可能采取的策略。”

陆沉环视三人,将话题带入正题:“或者更明确一点,诸位认为景帝会让谁来接手西路军?”

范文定左右看了一眼,当先说道:“王爷,末将认为这要看景帝会将何处当做主战场。”

陆沉不动声色地说道:“细细说来。”

范文定斟酌道:“靖州边线漫长且无特别有利的地形阻隔,很容易被景军多点突破,过往的战事也能证明这一点。如果景帝将靖州选为主攻方向,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很合理的决定,但是末将不这样认为。”

陆沉问道:“为何?”

范文定回道:“王爷,从地理位置来看,靖州位于河洛地区的南面,定州则位于河洛地区的东边。即便景军西路军能够突破靖州防线,他们仍然有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那就是我军只要在定州战场取得胜利,就能绕到景军西路军的身后,继而有可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话虽如此,景军未必会惧怕这一点。”

张旭神情凝重,缓缓道:“有王爷亲自坐镇定州,景军的攻势肯定会受挫,但是他们如果采取稳妥的策略,以相持为主进攻为辅,然后再将靖州定为主攻方向,这样难道不可以?”

其实他没有说得太透彻,主要是不想引起陆沉的不满。

景军截至目前为止仍然占据兵力上的优势,这一点毋庸置疑,就算他们打不穿定州军的防守,至少可以将陆沉困在定州境内。

虽然范文定和张旭的看法不同,两人并未在陆沉面前争执起来。

刘守光看着陷入沉思的陆沉,试探性地问道:“王爷,如果景帝重新启用庆聿恭为西路军主帅,是否需要往靖州防区增添兵力?下官并非畏敌怯战,只是庆聿恭终究要强过兀颜术,一旦对方主攻靖州,下官担心局势会恶化得比较快。”

陆沉抬手捏了捏眉心。

一场艰苦又伟大的胜利过后,局势看起来并未有太明显的好转,摆在他面前的形势依旧很严峻。

刘守光等人自然明白这个问题,所以耐心地等待着。

良久过后,陆沉平静地说道:“先前虽然是调侃,但确实是本王最担心的事情。太康之战的胜利极有可能让下面的将士们产生一种思维,认为我军的实力要远远强过敌人,不论什么情况下都能取得胜利,从而不愿意忍耐一时,只想与敌人正面拼杀。你们要及时扭转这种想法,尤其是那些渴望建功立业的将官们,绝对不允许有人自作主张冒然出战。”

三人连忙应下。

陆沉继续说道:“至于景军的主攻方向,你们的分析都有道理,不过在本王看来,景帝不需要面对鱼与熊掌难以兼得的困境。”

此言一出,张旭迅速领悟。

刘守光和范文定也很快反应过来。

只是这样一来,他们的表情更加凝重。

景帝手中最大的筹码就是兵力,依据织经司探子历经千辛万苦弄回来的情报,这次景军总兵力接近五十万,除去已经出现在靖州一线的十六万大军,景帝还带来二十七定起身拱手道:“末将领命!”

陆沉抬手示意他坐下,又对张旭说道:“张侯,你将麾下京军调来太康,接替广济军和安平军的防务。”

“遵令。”

张旭没有丝毫犹豫。

陆沉最后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九锡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