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 > 都市小说 > 穿越七零:北大荒农场文艺小知青 > 第73章 广播员的背景

第73章 广播员的背景(1/2)

有声小说,我读书在线收听!
姚小翠咂着嘴摇摇头,“呸,真晦气!不要脸!”

她又接连“呸”了好几口,“太恶心了,让这样的人当广播员简直就是对五分场的侮辱!”

那个广播员就住在广播站旁边的小屋里,是单人宿舍。

原身刚来的时候五分场才刚刚通上电,广播站也是在去年春天的时候才有的。

就在三大队办公室旁边的小屋,广播员的宿舍也在那边,据说是一个小仓房改的。

之所以给广播员独立的一间宿舍,是因为广播员不但要求普通话好,还要会写通讯稿。

独立的房间也是为了广播员能够有更好更安静的环境创作。

毕竟广播员还要担任思想教育的传播,写作功底要过硬,思想也要积极向上。

之前那个广播员还不错,普通话好,写的通讯稿也不错,真的挺有文采的。

但是现在这个就不一样了,普通话不咋地,稿子说实话写的也不咋地。

背地里有不少知青写匿名信反映这个事。

毕竟农场里大部分职工都是知识青年,都是有文化的,能挑不出毛病吗?

但是最后都不了了之。

后来大家都不敢再提这个事了,一看就知道这个广播员后台硬着呢!

场里的职工都议论那个广播员好像是谁家的亲戚之类的,现在看来很可能就是和赵副场长有关系。

杜雁书在脑子里搜寻那个赵峰山的信息。

这个赵峰山好像是原来风阳公社的社长或者副社长一类的,公社并入农场以后他就被任为五分场的副场长了。

现在分场办公楼里的一些领导就有好几个是原来风阳公社的,所以赵峰山在分场非常有话语权。

“雁书,我们回去吧,好冷啊!”姚小翠抱着胳膊不停地搓着,八卦完了热乎劲也泄了,可不是冷么。

“走吧,我们回去。”

两个人回到宿舍,又有两个知青回来了,坐场车回来的,被挤得都岔气了。

孙越美气呼呼地揉着身子的一侧,“刚才那个人也不知道包里装的什么,怼得我肋骨和断了一样,好疼!”

“咦,雁书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比你早一点,刚好遇见场里去办事的车就一起回来了。”杜雁书随便找了个理由。

拿起自己的热水壶去洗脸洗脚。

刚走到门厅就感觉下面一阵热流,我去,这次好像提前了。

她赶紧又返回屋子里翻出月经带。

这个月经带是张月红之前新做的,前后加宽,又加了腰,腰的一侧加了松紧带,另一侧加了扣子,下面也是加宽并且加了扣子的。

这样穿着比较舒服,而且换洗也方便。

下边的胶层是在滨市的雨衣厂挂的胶。

为方便群众,雨衣厂专门在厂门口设立了一个服务部,挂胶和修补雨衣的。

现在的雨衣大都是那种外面是绿色的帆布,里面挂一层橡胶液。

坏了换新的是不可能的,没人有那个条件,就会去服务部修补。

胶层掉了就再重新挂一下,破了就重新补一下。

有的人买不起雨衣也会拿着自己的布衣服去挂一层胶,但是防雨效果肯定不如真正的雨衣。

但是给月经带挂胶还很少有人这么做,主要是很多人不会想到这个办法。

原身的月经带一直都是张月红给做的。

论有一个巧手的妈妈是何感受?

那就是自豪,别人也只有羡慕的份。

杜雁书觉得老天对她还是很照顾的,遇到一个这么好的妈妈。

她拿着月经带,又拿了一条月经专用纸到了门厅后面的那个屏风后面,换好了才出来。

她穿过来以后已经来过一次了。

但是原身的经期不像她原来那么准时,有时前后会差个一星期左右。

最要命的是来之前没啥感觉,这就很容易血染的风采了。

虽说月经带用着不如卫生巾舒服,但是改良过的也要比之前的好用很多。

现在杜雁书洗脸简单多了,洗完只需要抹一层稀释过的甘油当润肤水,再涂一层友谊霜就齐活了。

摸摸自己的脸,真嫩,得劲!

这回她可得保护好了,脱了一层皮,脸皮薄了也没有那么扛造了。

第二天还休息一天,杜雁书就利用休息的这一天好好调整一下。

首先去李腊梅家买了鸡蛋,来的时候张月红给带了一些五谷杂粮让她熬粥喝的。

还有腌的咸菜之类的东西,她的小柜子里又堆满了。

钱和票的话她没有放在柜子里。

虽说宿舍里这些人相处的都不错,但是人心隔肚皮,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有手脚不干净的,所以她还是随身揣着。

等着豆腐坊开工了,陈敏芝去场部送豆腐的时候她跟着去把钱存上。

那边有储蓄所和邮局,很多知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