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 > 军史小说 > 实话三国 > 三九 于吉复仇除孙策 孙权继任纳贤士 二

三九 于吉复仇除孙策 孙权继任纳贤士 二(3/3)

上一页实话三国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我看书在线收听!
巢湖投奔郑宝。

周瑜极力夸赞孙权,劝鲁肃留下,辅佐孙权。

鲁肃从其言,随见孙权。

孙权立即约见鲁肃,与其交谈,非常高兴。

等在场宾客起身退出后,孙权将鲁肃留下,合榻对饮。

孙权对鲁肃说:“当今汉室如大厦即倾,四方纷乱不已,吾继承父兄创立基业,企望建成齐桓、晋文那样的功业。既然子敬不弃,请问有何良策助我成功?”

鲁肃回答说:“过去汉高祖耿耿忠心想尊崇义帝而最后无成,这是因为项羽加害义帝。如今曹操,犹如过去项羽,将军怎么可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呢?以鲁肃私见,汉已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一下子就能除掉。为将军考虑,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形势变幻。天下局势如此,据有一方自然也不会招来嫌猜忌恨。因为北方正是多事之秋。将军正好趁如此变局,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尽力占有长江以南全部地方,然后称帝建号以便进而夺取天下!”

孙权听了鲁肃“榻上策”,却说:“吾如今尽一方之力,只是希望辅佐汉室而已,子敬所言,非我能及。”

鲁肃知孙权只有固守江东称霸一方之志向,却无消除割据统一天下之雄心,也就转换话题,畅谈隔江而治,称雄一方之方略。

鲁肃又向孙权推荐一人。

此人复姓诸葛,名瑾,字子瑜,琅琊南阳人,事母至孝,博学多才。

次日,孙权厚赠鲁肃,安顿其母;派人聘请诸葛瑾,待为上宾。

诸葛瑾见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形貌奇伟,骨骼非常,知是大贵长寿之相,甚为敬佩,当下劝孙权不要与袁绍结盟,暂且顺从曹操,以便图之。

孙权依言,遣回陈震,以书回绝袁绍;派遣使者进京,表奏孙策死耗。

曹操闻知孙策已死,意欲起兵南下。

张纮劝说:“袁绍据北,虎视眈眈,一旦兴兵向南,必乘虚而入,决非智举;孙策新丧,乘人治丧而攻伐,也非义举。吾知仲谋,并无对抗朝廷之意,却有结好丞相之心。若攻不克,反而弃好成仇,不如加以慰籍,善言相待,以为外应。”

曹操依言,奏封孙权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即令张纮为会稽都尉,持印绶至江东宣谕诏命。

孙权得封,又见张纮回吴,十分高兴,即命与张昭同理政事。

孙权年幼,继兄掌管江东,多有不服,局势动荡不安。

庐江太守李术更是公开反叛,宗室内部庐陵太守孙辅通敌曹操,孙暠企图夺权,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遭到杀害,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人也伺机作乱。

孙权拜张昭为师傅,以周瑜、程普等孙策旧臣统御诸将,先率军消灭了李术,得其部众三万余人;阻止宗室动荡;灭山越六千,收编万余;广招贤才,聘求名士,继鲁肃、诸葛瑾之后,又招纳严畯、步骘、陆逊、徐盛、顾雍、顾邵等众名士武将至麾下,诸多细节末梢,不再重述。

且说孙权安定了地方大族及宾旅寄寓之士之心,稳定了江南局势,继承父兄基业,组建了割据江东的政治军事集团。正是:小霸王命丧九泉,碧眼儿坐领江东。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实话三国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