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7章章惇的质疑
说起来大壮也确实讨人爱好,人虽不大,可样貌里隐隐流露出一种贵气,加上被铁香玉教导的从小就彬彬有礼,便更受殿内的人爱好。
不仅仅是两位皇太后,包含赵煦,还有在场的几位朝中大臣,杨怀仁从他们的表情里开得到你个大致的结论,他们已经基础认可了大壮的身份。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提出了质疑,章惇首先道,“陛下,两位太后娘娘,老臣感到,这个孩子的身份,目前还不能就这么下了定论。”
赵煦是明确章惇的意思的,皇族血裔这种事,事关重大,所以必需要警惕谨慎一些的好。
不过两位皇太后就没有这么苏醒了,宫中近年来也没有什么孩子,两位老太太好不轻易看见了一个孩子,心里都是爱好的不得了。
见到孩子之前,她们心里有期盼,但也是有一些猜忌的,孩子来自宫外,离奇的身世也确实让人感到猜忌。
可见到孩子之后,她们第一眼看见大壮和赵煦小时候几乎一模一样的外表,便立即把蓝本心中的猜忌打消了。
只是从遗传的角度来讲,假如孩子不是赵煦的亲生儿子,那为什么他们长得那么相像?
所以当章惇忽然站出来说这种话的时候,她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不喜之色。
赵煦似乎想开口说什么,杨怀仁抢先做出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来道,“章相公,本帅明确你的意思。
只不过事实摆在眼前,你可以猜忌本帅,可尽不能猜忌陛下和两位太后娘娘,还有在场的其他人,由于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章惇有些错愕,按照他的思维逻辑,这时候他站出来质疑孩子的身份,是通情达理的。
而作为带孩子进宫的杨怀仁,这时候固然也是应当和他针锋相对,可从常理来讲,他应当摆事实找证据,来证实孩子的身份才对。
可杨怀仁开口便直接把他陷于不忠不义的地步,这一招也太狠了。
杨怀仁所说的事实,便是指孩子的长相了,这一点固然有可能是骗人的,但从两位皇太后的角度讲,她们不会把事情考虑的那么深进。
这个道理也合适在场的其他几位朝中重臣,古人对遗传的认识固然还停留在样貌的遗传上,但这种想法还是很有广泛性的,所以仅仅是长相,就已经很能阐明问题了。
后边杨怀仁说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实在有点收买众人的意思,但最突出的,还是把章惇直接摆在了其他人,特别是两位皇太后的对峙面。
朱太后像个炮仗,还真是一点就着,她脸色很丢脸,冲着章惇反问道,“章相公,你的意思是说,本宫和向太后都已经人老眼瞎喽?”
章惇心中大叫不好,忙躬身道,“老臣不敢。”
杨怀仁倒是很回抓机会,他笑道,“章相公啊,你还真是口是心非,刚才你变相骂陛下和两位太后娘娘眼瞎的时候,可是咬着牙说的斩钉截铁的。
怎么,敢说不敢认吗?本帅可是听说章相公一直以来都是刚正不阿的,怎么今天偏偏敢说不敢认了?”
章惇自然明确杨怀仁这是在火烧浇油了,立即驳斥道,“杨怀仁,你不要故意曲解老夫说话的意思,把两位太后娘娘的矛头引到老夫这里来!”
杨怀仁反响也快,又道,“好好好,您老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其他人说了都不算,这总行了吧?
那你说你要把两位太后娘娘的矛头引向哪里?难不成是引向一个还不到八岁的孩子?你一个老头欺负一个小孩子,你还真是不知羞耻啊!”
章惇怒极,可在这么多人眼前,也不好直接发作,便没有理会杨怀仁,而是转向了赵煦道,“老臣一心为了陛下为了大宋,请陛下明鉴。”
赵煦有气无力地说道,“两位爱卿都是忠君爱国之辈,大家也不必如此,朕都明确的。”
赵煦这个天子确当的,一直以来也没有能力结束朝堂上的党争,于是便习惯了利用这种党争来把持臣子。
眼下这种情况,他还是那一套搞平衡的不痛不痒的话,不过这种话也确实让章惇和杨怀仁也不好持续争吵下往了。
蔡卞站出来道,“陛下,老臣感到章相公说的话,还是有一些道理的,事关皇嗣身份的事,那是尽对不可以马虎的。”
向太后想了想,问道,“那诸位相公,你们感到孩子的身份,该如何往断定?”
她这么一问,下边的几位老臣却又装出一副抓耳挠腮的思考状,却没有什么意见了。
他们心坎里是复杂的,倒不是不愿意站出来提出意见或者方法,而是在这样的局面下,他们情愿装聋作哑而洁身自好,也不愿意站出来得罪人。
他们也都懂的事关重大,可也必须考虑事情的成果,会对他们的将来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现在站出来说如何验证孩子的身份,必定会被猜忌是站在章惇一边,从刚才章惇和杨怀仁针锋相对的场面看,那必定是要得罪了杨怀仁了。
假如孩子验证过后孩子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