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殿试选妃正式开始。>
九位姑娘一早就带着各自的琴去了御花园,在夏香亭外面排成三行三列,各自站在自己的琴前,等候皇帝、太后和皇后驾临。>
“陛下驾到!太后驾到!皇后驾到!”>
尖锐的通报声响起,九位姑娘跪地行礼,三呼万岁。姑娘们都在夏香亭外面,皇帝、太后和皇后都在夏香亭里面坐着。>
“都起来吧。”>
夏香亭里,赵山河洪亮的声音响起,九位姑娘缓缓起身。>
“抬起头来。”>
九位姑娘抬起头,目光看向最中央端坐着的皇帝赵山河。花钿站在第一排的最右边,抬眸便对上赵山河一双炯炯有神的朗目。时年四十八的赵山河,与十三年前相比,似乎并没有多大变化,依旧英姿飒爽,神采奕奕。>
皇后望向赵山河,道:“陛下,这是从全国各地德艺双馨的良家女子中脱颖而出的九位姑娘,可以说是翘楚中的翘楚了。”>
“嗯。”赵山河轻点头,目光依次打量过每位姑娘。>
殿前侍奉的宫人又将姑娘们的籍册递到赵山河手中:“陛下,这是姑娘们的籍册。”>
赵山河翻开面上的一本,是御史中丞万有成的女儿万恬儿。>
“万恬儿是哪位姑娘?”>
万恬儿便上前回了话。赵山河仔细盯了她半晌,问道:“琴艺几境了?”>
“回陛下,妾已入四境。”>
“十六岁,入四境,还不错。”>
便让万恬儿归了列。>
赵山河接着又翻了第二本,是秦伊品,问她琴艺几境了,也回的是四境。相继又问了徐莲莲、孙梅香和韩菲儿,这三个姑娘也都是入了四境。姑娘家十五六七岁的年纪,能有四境琴艺,已属相当不错,但赵山河明显是不太满意的。>
当问到吕颖的时候,赵山河终于听到一个令他颇为满意的答案——“已入五境。”>
赵山河连连称赞,脸上也浮出笑意:“不错,不错!不愧是怀柳节度使的女儿!”>
皇后也满面堆笑,道:“吕大人琴艺已臻八境,看来吕姑娘是传承了她父亲的才华。”>
吕颖微垂着头,嘴角微微勾着笑,感觉到左右的人都在看着自己。待到赵山河问话完毕,她慢慢回到自己琴位上,立于花钿的身后。>
紧接着,花钿就被赵山河点名了。>
“文辞——”赵山河刚念完她的名字,花钿就抬了头,正对上他一双闪着熠熠光芒的眼睛。>
“嗯——小丫头长大了!”>
赵山河朗朗语气隐隐地夹着几分宠溺,看着花钿的眼神也甚喜爱。这么多年过去,他还是记得那个甚可爱、说自己不想学琴还弹得一手超级难听的琴的小丫头。当然了,这也不乏新科状元文卿的功劳。朝里不少人传他未娶妻却生了个女儿,兜兜转转也有不少传入了赵山河的耳朵里,一问之下方知原来这个女儿便是当年那个随文太妃一起入宫住了大半年的小丫头。>
花钿勾眉一笑,头上的花蝴蝶也花枝乱颤,绕着她飞了一圈,又稳稳地落在了她头上。旁的姑娘们都不自觉地微抬了头,纷纷向花钿递去不同意味的目光。>
“这花蝴蝶钗子,怎地有些眼熟呢?”赵山河眼角微微勾起一抹笑,偏头瞅了一眼皇后,“朕记得,也给皇后送过一支。”>
皇后笑而不语。>
赵山河又将目光收回,落在花钿身上:“朕记得,你小时候说过,不学琴的。朕可告诉你,不学琴,可是嫁不了太子的。”>
“陛下,文辞有好好学琴的。”>
还是软软糯糯的声音,赵山河仍如当年一样,甚是喜爱,又道:“当年你的琴声,朕也是听过的,难听。”>
花钿又弯眉一笑:“陛下,文辞会弹琴了,不难听了。”>
赵山河听着她还是如小孩子一般的口气,不由笑出声来:“是吗?一会朕还要再听,弹得不好,就给太子洗脚去吧!”>
问完了花钿,赵山河又问了徐轻羽几句话,最后才是李茹娇。>
到李茹娇时,赵山河瞧了眼李太后,道:“母后,这孩子也是朕看着长大的,琴艺比她姐姐可好多了。”>
他说的姐姐,自然就是太子侧妃李如颦。>
李太后道:“娇娇从小性子乖,肯下功夫学习,阿颦输她就输在了这一点。”>
赵山河又道:“娇娇和云儿也是从小玩到大的,两个人感情甚好,若是能做成夫妻,云儿定是喜欢的。”>
李太后道:“那就要看看他们有没有缘分了。”>
赵山河点点头:“母后说得有理。”>
皇后也微笑点点头。>
顿了顿,李太后又道:“陛下希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