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大战前夕,袁绍之死>
中平二年二月初,虎牢关下。>
几乎所有大汉的可战之兵尽皆集合于此,欲行破釜沉舟之事,一战解决【太平黄巾军】,意图挽回颓势。>
相比于一众紧张忐忑的大汉高层,因契约即将到期之事,心中焦急万分的袁绍更如热锅上的蚂蚁。>
在屡次联系帛和未果后,袁绍不得不把周身的警戒提升了数倍,以防帛和等人对自己行刺杀之事,以了结契约。>
他与帛和等人交往甚久,极其明白他们的狠辣。>
在极大的压力下,袁绍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终日,只差一步,便会达到崩溃的边缘。>
可惜,若是他知道帛和连同他背后的靠山都已身死,不知该对自己这段时间的畏缩恐惧做何感想!>
心慌意乱的他,在把自己闷在家中十来天后,终于忍受不住寂寞,带着护卫出外视察虎牢关的战备情况。>
在行至东城门时,他蓦然见到了帛和口中——那个早已投降大秦的人,曹操。>
“叛徒,你竟然还敢带兵来此勤王?你这是存的什么心?”>
见到他,袁绍心中有种不妙的预感,快步上前,把曹操拖到了一边,神情狰狞的低声喝问。>
曹操微微一怔,旋即反应过来,心中稍稍慌乱,表面却异常冷静,沉声道:“本初,这青天白日的,你在胡说些什么?”>
袁绍脸皮一抽,咬着牙低声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投靠了所谓的大秦!>
说,你到底带兵来虎牢关做什么?”>
曹操眉头皱起:“大秦?本初,你是不是醉了,现在可是大汉,哪来的大秦?”>
见曹操死鸭子嘴硬,袁绍气不打一处来,又不能明说自己的情报来源,沉声道:>
“明人不说暗话,孟德,你,可否为我引见始皇帝陛下?>
就说我袁氏一族,愿意举族投靠,为大秦之内应,替他扫清障碍!”>
闻言,曹操身形一震,神情复杂:“你是认真的?”>
袁绍眼里闪过一丝焦急,重重的点头道:“当然,我是认真的!”>
“孟德,你在这里说什么悄悄话呢?”>
这时,典韦那高大壮硕的身影从不远处走了过来。>
他身穿重甲,手持精钢双戟,配合他那狰狞的面容与高大的体型,一派虎虎生风之象,令人望而生畏。>
袁绍下意识的看了看自己周围的护卫,神情微微慌乱:“孟德,你就明确跟我说一句,此事,到底能不能行?”>
曹操想了想,低声道:“虽然不知道你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情报,但我是不可能承认的,这点你要明白。”>
见袁绍不甘心的点着头,他又道:“是否接纳你,取决于我秦之太尉,我自己肯定是做不了主的。”>
袁绍脸色阴晴不定:“怎么,就以你与夏侯两家之势,在大秦也得不到好位置?”>
曹操摇摇头:“相信你也知道,大秦有军功爵制,我就算有家世又如何?>
若你想凭着自己的家世,在大秦一步登天,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你别太天真了。”>
闻言,袁绍静默下来,看着曹操许久,才咬牙开口道:“无妨,只要你能让我见到大秦主事之人,其他的我会自己看着办!”>
曹操见袁绍态度坚决,点头道:“行,你我毕竟相识一场,我会把此事与太尉分说,至于他见不见你,我不敢打包票!”>
“没事,一言为定!”>
说完后,袁绍带着护卫快速离开了城门处。>
典韦上前道:“孟德,你刚才跟那小子说什么呢?鬼鬼祟祟的!”>
“鬼祟你个头!”>
曹操没好气的道,“典韦,传令下去,全体戒备。>
袁绍那厮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我们乃是大秦臣子的情报,也想加入大秦,被我暂时拖住了。”>
典韦眼中杀气一显:“要不要我去结果了他?”>
“等等吧,你先留在此地,与元让妙才两人继续布置范军师的阵法,我去太尉处禀报后再说!>
记住了,要光明正大的做,大方一点,不要猥猥琐琐的,让人怀疑!”>
“滚,你看我的样子是那种猥琐之人吗!”>
两人笑谈一阵,曹操便带着数名亲卫离去。>
避开一众耳目,回到尉缭大帐后,曹操便把袁绍之事与尉缭说了。>
尉缭沉思片刻即道:“以这人的家世,若为内应,确实有些用处,但仅此而已。>
军师部有关于此人的种种探查考核,此人性情高傲,听不进建议,处处以四世三公之家世为傲,有才,但不多,属于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