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挖掘机?
这倒是个好东西。
现在国内正是搞大基建的时期,要是用了挖掘机这种神器,肯定能大大提升工程效率。
只是民用机械和军工产品走的是两个路线。
军用设备讲究“一力降十会“,坦克车哪怕成本能抵上千头牛也得咬牙造出来。
但民用机械得算细账——铁疙瘩要能经得起日晒雨淋,维修保养得让普通工人都能上手,最要紧的是,造价得压到公社咬咬牙就能掏得起的地步。
这事儿还得从长计议。
吃完了晚饭,碗筷刚丢下,夜间工作就开始了。
黑乎乎的大地上,社员们打着火把站在工地上,将水渠工地照得灯火通明。
一直忙碌到半夜,第二班驾驶小组接替了挖掘工作,李爱国才带着几个技术员回到了帐篷里。
今天截止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挖掘量,三天时间足以完工。
机器的轰鸣声,李爱国逐渐陷入了沉睡中。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谁!”李爱国被惊醒过来,一只手抄起手电筒,一只手瞬间扶在了腰间。
“李顾问,出,出,出事了。”张结巴撩开帐篷冲了进来,李爱国拿起手电筒照在他的脸上,他满脸惊慌。
“机器出故障了?”
“没,没”
“人员受伤了?”
“没,没”
他想要解释,比划了几下,却吐不出完整的字。
李爱国知道这家伙越着急越说不出话,站起身拍拍他的肩膀:“遇事不要慌,慢慢来。”
张结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吐出来一句话:“挖到宝藏了!”
宝藏!!!
李爱国的眼睛逐渐瞪大。
张结巴还想解释,却发现李爱国已经冲出了帐篷。
他小声嘀咕:“李司机不是教育我遇事不要慌吗?”
遇事不要慌,那是要看遇到什么事情了。
明明屋顶快坍塌了,你还在那里优哉游哉的,不砸死你,算是老天没长眼。
李爱国之所以如此着急,并不是为了那点宝藏,而是——一旦挖到了古墓之类的玩意,整个工程就得先停下来。
此时天刚蒙蒙亮,正在工地干活的社员们也听到宝藏的消息了,纷纷拎着箩筐,扛着锄头朝着前面奔去。
此时挖掘点已经被大兵们围起来,看到李爱国过来,肖参谋冲大兵们摆摆手,让出一条道来。
“爱国,你来看看这玩意。”李爱国从人群中挤过去,站在上面往下看去。
沟渠里有金条、珠宝,裹着泥土,旁边还散落着陶瓷瓦片。
一看就知道,这些东西是装在瓦缸里埋下去的。
“刚才我已经带人勘察过了,一共有三口大缸,其中两口被碾碎了,还有一口在下面埋着。”肖参谋解释完后,面带疑惑的说道:“这里至少有三米多深,什么人把大缸藏在这里啊?”
李爱国也感到疑惑。
这三口瓦缸里面的小黄鱼至少有几十根,不算那些珠宝,这已经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要想靠人力,挖个三米深的大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就在这时候,旁边传来一声大喊:“是,是,这是我家的,都是我家的。”
“当年我家老爷亲手埋进去的,这是我家的财产。”
李爱国扭头看去,一眼就认出了那两个正嚎叫的小脚老太太,正是黄地主的两房太太。
黄地主?那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老魏村长此时也赶了过来,见状,微微皱起了眉头:“爱国,这还真可能是黄地主以前埋下的,我以前听说过这事儿。”
“怎么回事儿?”李爱国见老魏村长了解内情,从兜里摸出烟给他递了一根,自己也点上一根。
老魏村长把烟夹在耳朵上,点上旱烟袋,吧嗒两下说道:“那还是解放前的事儿,大兵已经进城了,京城周边都在闹农会,黄地主整天惶惶不安。
我老伴在黄地主家当下人,一天晚上正准备休息,看到黄地主带着长工魏田他是赵月蛾的男人。”
说着话,老魏村长突然停住了,扭头看向人群中。
一个身穿皂蓝老式衣服,头发挽在脑袋上的中年女人怔怔的走上前,眼神空洞:“村长,我男人不会是不会是.”
李爱国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复杂的情绪。
有担心、有恐惧、还有一丝丝希望,这些情绪交织在赵月蛾的脸上,给人一种特别揪心的感觉。
红桃儿见状赶紧带着几个妇女同志走过去搀住了赵月蛾。
“赵婶,别着急,等村长讲完。”
“村长,我男人是不是已经死了?”女人就像是什么都感受不到,只看着老魏村长。
“嗐,赵月蛾啊,有些事情也该讲出来了。”
老魏村长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