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 > 都市小说 > 九锡 > 918【黎明之前】

918【黎明之前】(1/2)

上一章九锡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读书在线收听!
大齐永宁元年,官武将对此都有些担忧。

他们对陆沉的军事才能佩服得五体投地,却也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倘若眼下齐军兵力和景军大致相等,他们相信陆沉有足够的能力击败景军,问题就在于景军至今尚未倾尽全力,陆沉若仓促用计,很有可能踏入敌人的陷阱。

见气氛颇为沉闷,陆沉环视众人,微笑问道:“秉元公,何故眉头紧锁?”

对于老头子给他找来的两位淮右名士,陆沉一直十分尊重,而两人也当得起他的尊重。

主簿刘元虽然出身贫寒,却无孤拐冷僻之性情,为人中正处事公断,这短短两年多时间已经将都督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属官们心中的威信甚至已经超过长史黄显峰,而后者身为萧望之留给陆沉的干吏,对此并无怨望之心。

黄显峰已多次向陆沉表达退位让贤之意,只是陆沉没有允准。

另一位名士便是主事陈循,他如今已顺利进入陆沉身边最核心的圈子,甚至去过宝台山脉深处那个隐秘的世外桃源。

在这二人的影响下,这两年有不少江北三州的有才之士前来投效陆沉,再加上王初珑给出的那份值得信任的王家子弟名单,如今都督府的文官可谓人才济济。

此刻听到陆沉温和的问话,年过四旬的刘元恳切地说道:“王爷,敌军势大,还请暂为忍耐。”

“自然是要忍耐的。”

陆沉的脸色倒是很平静,继而意味深长地说道:“可是要忍耐到几时呢?”

一众幕僚听闻此言,心情也很是沉重。

战争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舞台,史书上任何一场大胜都需要敌人的配合,便如先前的太康之战,如果兀颜术像庆聿恭一样合兵一处只打一点,陆沉就算兵仙附体又能如何?

难道他还能带着长刀军杀穿十六万景军?

眼下景帝显然不会再给陆沉巧计破敌的机会,或者说顶多拿一路兵马来换齐军大半防线,就看陆沉是否接受这个交易。

陈循看了一眼墙上悬挂的地图,恭敬地提醒道:“王爷,下官以为还得防备景军从藤县南下。”

陆沉顺势看过去,颔首道:“德遵言之有理。”

景军三路大军分别朝定北北部、定州西部和靖州西部而来,目前唯一显得格外平静的战场就是藤县以南,三州交界之处。

先前陆沉让刘统钊放弃藤县,只因现在齐军采取守势,藤县这个进攻的桥头堡用处不大,而且这座县城不好坚守,强行守下来会损失大量兵力,远不如后撤至宁陵城,以宁陵、平利、新昌、石泉和盘龙关组成三州交界处的防线。

但是景军刻意忽略此处,庆聿恭只调来两三万人在藤县北边数十里设防。

陆沉望着地图上那一块区域,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

景军这两三万人显然没法结成密不透风的防守,只要能越过这条防线,齐军便可一路往北直扑河洛。

可是……

陆沉按下心中的冲动,转头对刘元说道:“秉元公,代本王拟定两份军令,第一份给广陵军刘隐和盘龙军贺瑰,让他们打起精神来,景军有可能在三州交界之处开辟第四处战场。”

刘元当即起身道:“下官遵命!”

陆沉迟疑片刻,又道:“第二份军令送给临江侯陈澜钰,命他调镇威军北上,驻守青田城和涌泉关。”

“是,王爷。”

刘元毫不拖泥带水,立刻去草拟军令,当然写完后还是要让陆沉过目点头。

便在这时,一名校尉脚步匆匆走进节堂,神情肃穆地拱手行礼道:“启禀王爷,靖州都督府紧急军情。”

陆沉微微眯眼道:“说。”

校尉快速说道:“七月末,景国西路军主帅庆聿恭亲率大军往靖州西线进逼,定的率领下退至西冷关内。”

堂内气氛愈发严肃。

没人发现陆沉的手微微抖了几下。

沉默片刻后,他肃然道:“秉元公,再拟一道军令给靖州大都督刘守光,命他及麾下将士继续坚守太康、雍丘和西冷关等地,没有本王的命令不得擅自出战,违者以军法论处。”

刘元神情凝重地说道:“下官领命!”

陆沉随即起身返回后宅。

大半个时辰过后,率飞羽军在城内休整的厉冰雪得到消息匆匆赶来。

入目所见,陆沉独立窗前,静静地望着庭院一隅。

“广济军打得太难了。”

陆沉听到身后的脚步声,自然知道是谁可以直接来到自己身边,而外面守卫森严的明暗岗哨没有任何反应。

听到他满含愧疚的声音,厉冰雪来到近前,轻声道:“夫君,大敌当前,没人可以置身事外。”

陆沉愧然道:“太康一战,是我让广济军硬顶景军重骑兵,那一战本就让广济军大伤元气,后来又是我让他们驻守高唐城,因为我预感景军会将靖州西线当做突破口。虽然刘守光及时给广济军补充了兵员,但是高唐之战打完后,这支军队的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九锡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