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了婚后,小两口算是脱离原本的家庭,开始了新的生活。>
但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老规矩,那就是新娘在结婚的第三天,要回娘家>
当然了,任何老规矩的背后,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经验。>
‘三天回门’也是如此。>
在古代,男女的婚姻之事是经过“媒妁之余,父母之命”。>
小两口在结婚之前压根没见过面。>
男方更不知道女方的家庭状况。>
所以才有女方带自己的丈夫回娘家认门。>
“回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古代女子一般十几岁就结婚了。>
很多事都不太懂,思想保守的大人们也不会明示。>
女子回到娘家后,也可以趁机与娘家人亲近亲近。>
娘家的嫂子也会在这时候,询问一下新媳妇的情况。>
有不懂的事情,娘家嫂子也会教授。>
...>
‘回门’是婚礼的重要仪式,李东来和丁秋楠小两口自然很重视。>
一大早就带着骑着自行车向丁家奔去。>
李东来自行车的车把上一边挂着一只大公鸡,另一边挂着一只鸭,后座上还捆着一个纸箱子。>
丁秋楠的自行车上把上挂着两尾大鲤鱼,后座上坐着李小妹。>
本来今天不是李小妹出席的场合,可丁母丁父几天没见小妹,实在想得慌,让丁秋楠一定要带上小妹。>
李东来自然点头答应。>
反正是新派婚礼,规矩怎么来,还不是我说了算?>
一路上,李小妹那张小嘴就没闲着。>
“嫂子,你听过那首歌没有?”>
“什么歌?”>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
“...这是儿歌,你嫂子是大人了。”>
“那你还不赶紧生个胖娃娃,教他唱儿歌。”>
“....”>
敢情在这等着呢!>
丁秋楠骑着自行车,抿着嘴差点笑出声来。>
结婚前她没少听邻居的大娘说,结婚后小姑子最难伺候。>
她本来还有些忐忑。>
婚后却发现李小妹其实就是个心底纯真的人。>
人也很勤快,每次做饭的时候,总会来帮忙。>
丁秋楠看她年纪小,怕她碰着火炉了,不让她近前,她还嘟着嘴不愿意。>
有这么好的小姑子,丁秋楠觉得自己很幸运。>
唯一觉得有点不适应的,就是这小姑子总是变着法子催他们生孩子。>
婚后第一天,就不知道从哪里拿了一个大红包,里面装了不少钱,说是要给未来侄子侄女的。>
这么小的孩子,就跟丁母一样,实在是让丁秋楠忍俊不禁。>
想起这些,她目光不由的看向前面的两条大长腿猛蹬自行车的李东来。>
淡淡的阳光下,那糙汉子全身镀上了一层金光。>
也许生几个娃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孩子的相貌不会差了。>
...>
李东来丁秋楠和李小妹来到丁家胡同时,胡同口已经围满了。>
这些人都是丁家的邻居,丁家在京城没有多少亲戚,他们这些邻居自然要来捧场。>
见到自行车,有人喊道:“姑爷姑娘回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