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辅成给了朱翊钧很大的惊喜,这一次他来太白楼真的只是顺路,听说万士和也在,才进来看看热闹,他是去燕兴楼查账,这一期的绥远驰道和绥远矿业的票证认筹已经结束,所有的现银,已经押解到了国帑,准备用于年后开工的绥远驰道和胜州、卧马岗矿山。
林辅成是真正的自由战士,他不仅让自己自由,还让大明人共同自由。
“那么利得税呢!这不是朝廷聚敛又是什么,白银、赤铜、铸币,皆不许出我大明,你这个投献献媚之徒,只知道为尊上歌功颂德,安敢如此叫嚣!”一个翰林院的翰林大声的叫嚷着。
朱翊钧眉头紧皱的看向了那个翰林,这个人有点公鸭嗓子,说话声音难听也就罢了,说的话也很难听。
什么叫为尊上歌功颂德?胡乱攀咬!
林辅成这些话里,跟他这個皇帝有半毛钱关系?
“白银、赤铜、铸币,你当朝廷缺你家那几两银子吗?”林辅成嗤笑一声说道:“朝廷当真缺钱厉害,直接发债就是,你没看到前段时间,一千万银的专项国债,连水花都没溅起来吗?真当大明的肉食者都是尔等鼠目寸光之徒?!”
“朝廷此意,不过是不让白银出关,你带着货物出关,谁会拦你!为的是什么?是流入大明的白银流通起来,这完全是为了自由贸易!”
翰林萧有良,用力的挥舞了袖子,用力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指着林辅成大声说道:“你要不要听听你说的话,伱这些话,简直是狗屁不通!朝廷与民争利,征重税于民,极尽苛责,何来自由二字!亏你还是松江学派的大儒!”
林辅成颇为淡定的说道:“你看,你又急。”
“不要出口成脏,有辱斯文,好歹也是正经的进士,惹人嗤笑。”
朱翊钧看着万士和,万士和看着王谦,王谦看着皇帝,三个人大眼瞪小眼,彼此都有点楞,利得税这玩意儿,从户部工部堂上官提议此事开始,从没想过有人会把这利得税和自由贸易联系在一起。
这坛,我是反对的。”
人在前行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从所学的知识、过去的经验中,很难找到答案,但模因污染矛盾说,提供了一个极为矛盾的看待问题的方法,让淤塞在内心的不解,有了疏浚之处。
林辅成在松江府看千帆竞过,沿运河北上,行千里路看到了人间百态,世间炎凉,他心中的问题,过去的办法已经无法解决了,而自己又百思不得其解,这个时候,矛盾说这一把无形的大锤,猛烈地敲击在了他的思想钢印之上。
“利得税是为了阻止白银流出,不阻止货物流出,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林辅成看着萧有良问道。
萧有良思索再思索,终于摇头说道:“没有了。”
礼部的堂上官大宗伯万士和可没有隐藏自己的想法,他是招摇过市来的太白楼看热闹,思辨思辨,辩输了没关系,死缠烂打,反而会给大宗伯留下很差的印象。
不能死缠烂打、胡搅蛮缠,那就只能认输了。
“那那那,这个利得税,就算你说的有理!可是最近朝廷决定在驰道开设钞关抽分局!这和自由又有什么关系!你在民报上,狺狺狂吠,粉饰聚敛,其罪当诛!自古只有山匪才会: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另外一个儒生站了起来,大声的质问着。
有道理!
朱翊钧也认为驰道收费和钞关抽分局的设立,和拦路抢劫无疑,但又不能不收,关系到了大明商税制度的建立和探索,所以,挨骂也得收,为此,王崇古、王国光、汪道昆也是跟着一起挨骂。
林辅成笑了笑,却不言语,看着那儒生说道:“你是何人?”
“章丘王氏王德欣,万历扫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