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雁书笑了,“你这也是杠上了!”
麻小六嘿嘿一笑,又马上一吸溜摸了摸嘴,“我这不也是为了青春无悔吗?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要是不行我就回去继续上学,反正也考上了。”
杜雁书调侃他,“没想到你竟然选择了师范。”
“哎呀,我这不是瞎选的吗?清大和京大也不敢选,但是我还想回京市就选了一个好点的京师范,又选了一个普通点的,能考上哪个算哪个。你看我这样的像当老师的吗?不得误人子弟啊?还真让你说中了,恢复高考了,要不是我提前弄了套书就得抓瞎。说实话当时是真学不进去,硬着头皮看书。”
“你是什么打算?”
杜雁书看着他笑了一下,“考导演,不过我年龄超了。”
麻小六一拍大腿,“年龄超了不是事啊!你的工作成绩在那呢?他们要是你这种的都不能破格录取那绝对是眼瞎了!”
杜雁书被他逗笑了,“你可别这么说,我容易飘了。”
“真不是夸你,这是事实!我看好你,我自己没啥信心,但是也得试试,要不老了后悔。”
杜雁书拍拍他,“有志者事竟成!”
至于真的能不能成,起码努力过了就不后悔。
杜雁书留两个人在家里吃饭。
麻小六和孙世伟来的时候带了点熟食和糕点,切一切用盘子装好。
何大厨主动去厨房做饭,媳妇的原同事和他也算是熟人,自然要好好招待一下。
等待报名的时间里,杜雁书就成了京影厂的打杂小妹。
廖正春给她安排在黎南身边当助理,实际上就是个打杂的小妹,有固定的副导演和助理,她还不能抢了人家的工作,每天就是干点端茶倒水的活。
她主要就是来学习了,但是黎南很负责,很认真地在教,对她的印象也非常好。
“听说那个保托是你设计的?”
杜雁书连忙摆手,“不算是我设计的,是从高空杂技那里来的灵感。”
黎南看着她笑笑,“很有想法嘛!对了,那本《黑金人生》的剧本已经改完了,排了档期,下个月就会拍摄,到时候你可以过来看看,是严导负责的。”
“好,到时候一定来学习。”
*
一个月后,《黑金人生》正式开拍,杜雁书手里就算是有三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了。
出版界有个现象,一旦某个作者的一部被改编以后,那么他再出的作品就会有很大几率再次被改编。
大概也有个名人效应在里面。
杜雁书拿着廖正春给批的条子去京影厂的财务室领了三百块钱。
这部片子的电影剧本一共给批了一千五百块的稿酬。
做为原著作者,杜雁书能拿20%,剩下的就是编剧和责任编辑的钱。
杜雁书太爱这种拿钱的感觉了,自己赚的钱拿起来底气特别足。
虽然之前婆家和娘家都没少给钱,给的比这还多,但是总觉得不那么理直气壮,心虚的很。
又一个月过去了,电影学院的报名时间到了,杜雁书没去,去了也白去,负责报名的人不会看你有过什么成绩,一写年龄就直接给拒了。
但是让杜雁书没想到的是,廖正春也被院长给拒了!
这一下把老爷子整火了,不是因为被驳了面子,而是生气这么好的苗子竟然就卡在年龄上不给报名,气人不?
当时他给院方看杜雁书的档案,特意没说年龄,几个人眼睛亮的和灯泡一样,直接让他把人带过来,免试入学。
结果一说年龄就瘪茄子了,研究了两天告诉他不能违反规定,你说气人不?
这不是老顽固吗?
别的高校都有特招的,怎么你们就不能了?
院方领导一看老爷子要发火,赶紧委婉告诉他特招得过上面那一关。
廖正春立刻带上杜雁书的所有资料杀去文化部。
现在的电影学院是归文化部管。
电影局还没有从文化划分出去,电影制片厂也是归文化部管。
廖正春自然和文化部的肖部长非常熟悉。
见到肖部长也不拐弯抹角,直接把杜雁书的资料往上一递,说明情况。
肖部长是知道杜雁书的,之前去滨市看演出,以及杜雁书来京市开交流会的时候他都在。
廖正春拍拍手里的资料,“肖部长,你说这样的人才是不是应该特招?年龄是个问题吗?”
肖部长看着他笑了,“还没看见你为谁走过后门呢?你放心我一会儿就给电影学院那边发文件,你回去等消息吧。”
廖正春立刻把手一伸,严肃地纠正他,“我这可不是走后门,我这是为电影事业发现人才!她要是不行,说破天我也不会管。”
肖部长笑着拍拍他,“老廖啊,瞧你这认真劲儿,这样的人确实应该特招!”
廖正春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才又拿着资料回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