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徐容端着茶杯径直走出了会议室。>
他其实也不确定今天这番话有没有作用。>
就像他不知道袁雨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叮嘱而有所改变。>
但他确定的是他可以选择用哪些人,不用哪些人。>
建院初期那套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放到现在,是不能完全行得通的,对于当代年轻人,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因为口号和实际的强烈对比,唯有实实在在的利益,唯有切切实实的好处,才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但是作为资源的分配者,和资源的需求者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于演员队的广大演员而言,他们需要先得到利益,才能贡献,但是于徐容而言,你不先贡献,我凭什么给你利益?>
说白了就是先涨工资和先干活的顺序。>
但是现在他掌握着资源的分配权,就得遵守他的规则:先干活,再涨工资。>
回到办公室,他拿起早已准备的宣纸,径直走进了斜对面的院长办公室。>
看着办公桌后低头忙碌的张合平,徐容敲了两下门,笑着道:“领导,今天又得麻烦你啦。”>
“没钱!”张合平头也没抬,听到话音儿下意识地就回了一句,“我现在还缺钱呢。”>
昨儿个下午徐容跑他这来提了仨建议,张嘴就要一个亿。>
死不死呀?!>
除非他把剧场卖了,不然上哪凑那么多钱去?>
徐容脸上僵了下,但转瞬间又恢复了自然,道:“领导看您这话说的,就像我只会跟您要钱似的。”>
“不要钱啊?”张合平摘下了眼镜,“那你说说,什么事儿?”>
徐容在张合平对面坐了,道:“我们影视中心有个老员工,刘建国,原来是拉大幕的,后来影视中心成立,就转到了我这,现在要退休了,想求您一副墨宝装裱了挂在家里,领导您看方便不?”>
张合平笑了,点着头道:“既然人家提出来啦,应该的,应该的。”>
徐容一听,赶忙又起了身,从柜子里取出了张合平八百年不用一次的毛笔、墨水以及砚台。>
张合平一边拧着墨水瓶,一边问道:“对了小徐,你昨天除了跟我提要提高演出补贴、增加演员半年度考核以外,还说了个什么事儿来着?”>
徐容一边将宣纸铺在张合平的桌面上,一边道:“我想以影视中心的名义,投资拍一部电影。”>
“演员呢还是尽量用咱们自己的,现在院里有好多年轻的演员、导演、编剧,大家热爱话剧,愿意留在院里,可是也都想尝试一下拍电影什么感觉。”>
“你这个想法很不错。”>
张合平称赞了一声,又接续问道:“那你估计,得花多少钱?”>
“至少得五千万。”>
张合平握笔的手抖了一下,道:“那我这院长给你当得了,五千万,你可真敢想,你拿着这个价,就是去找韩老三,他都不可能给你投。”>
如今的影视制作费用大头往往在演员片酬,如果徐容、濮存晰、冯远正、吴钢等人领衔主演,整体投资立刻飙到一亿朝上。>
徐容嘿嘿笑了两声,道:“一千万也行。”>
张合平点了点头,表示了解,沉吟了几秒钟,挥笔写道:“建国老友身体健康,感谢你多年的劳绩。”>
说时迟那时快,张合平笔锋刚落,徐容的话音应声而起:“院长的字写得越来越洒脱了,有一种飘然出尘的意境。”>
张合平哈哈笑着,道:“小徐啊,你知道蒲柏怎么评价培根的吗?”>
徐容闻言,纵然身为职业演员,也不禁脸色微红。>
“最聪明的人,最出色的人,也是最卑鄙的人。”>
张合平笑着给出了答案,望着他:“我张合平只是个小人物,人家骂我,顶多也就是背后骂两句,等我离开了这个岗位,很快就再也没有几个人会记得我,但是你不一样,你是注定要载入戏剧史、艺术史的大师。”>
“你做事情,做不成,那是能力问题,况且这毕竟不是你的强项,历史会原谅你,甚至未来你的履历当中都不会出现你担任过人艺副院长的字样,但是如果做人出了问题,说不准哪天就把自己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徐容脸色严肃地点了点头,道:“多谢领导教诲,我会终身铭记。”>
心中却是叹了口气,他的三项提议张合平都给予了肯定意见,但一项都没同意,而说话却又处处透露着一股子“其言也善”的温情,大抵是做好了随时抽身而去的准备。>
人艺的六十周年院庆是2012年6月12日,今天是5月30日。>
他估摸着,张合平应当是担心退休之后任明顶不住压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