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日,淮南合肥城县衙府邸之中,关羽最近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宁,情绪低落。>
他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感觉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是错觉吗?>
他在心里对自己说。>
关羽思考着最近淮南的军事情况,目前曹魏被他彻底赶出了淮南,只有九江寿春、西曲阳一带还有曹军驻守。>
由于粮草和军备问题,要想北上还不容易,所以他现在正在整顿军务。>
虽然停止了继续进攻,不过曹魏要想发起反攻,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最近淮南正处于淮河与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雨季。>
大雨倾盆,令淮南到处都是沼泽湖泊,道路湿滑难行,粮草和大军根本过不去,曹魏几乎没办法行军打过来。>
最近这些年,天气越来越怪,淮南本是千里富庶之地,近十几年不是暴雨连绵,就是大旱不断。>
按照晓卿的说法,好像叫什么小冰河时期,导致天气大变,要么冷死,要么热死。>
所以双方要是想打仗,不管南下还是北上,都得等一个好天气。>
既然打不起来,那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关羽心想。>
难道是自己死之将至?>
想到前些日子亲眼看着好友张辽的死,关羽亦是难免心中有些伤感。>
最近听说黄忠、贾诩、张绣、黄射等人相继病死了,还有一些老将也生了疾病,人生总是这样无常,令人唏嘘。>
“父亲。”>
关平正在旁边处理公文,见关羽坐在主位上看着手中的文书,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就问道:“父亲是在担忧什么吗?”>
关羽放下文书,叹息道:“可能是在担忧你三叔那边吧。”>
关平就笑道:“三叔虽性情莽撞,但有两位副相看着,不会有什么事的。曹魏现在极力挑衅,想要逼三叔决战,可纵使决战,他们能有几分胜算?骠骑将军可是把骑兵都派了过去。”>
“嗯。”>
关羽笑了笑道:“晓卿在关中可是帮了大忙了,若非他训练起了一支精锐骑兵,恐怕曹丕大军压境的时候,三弟或许会有压力。”>
关平说道:“父亲,现在曹军在淮河以北构筑起了防线,我们是不是也要佯攻一下,帮三叔那边缓解一下压力?”>
“唔。”>
关羽沉吟着,点点头:“嗯,或许可以试一试。”>
两个人正聊着。>
外面忽然有信使来报道:“报。”>
“何事?”>
“陛下遣使召大将军回襄阳。”>
“召我回襄阳?”>
关羽纳闷。>
他正在筹备军务,还想着年底进攻河南呢,怎么忽然召他回去?>
关平也不解,问道:“陛下为何忽然召父亲回去?”>
信使说:“陛下身体不太好,想见见大将军。”>
“啊?”>
关羽顿时从座位上惊起,皱起眉头对关平道:“难怪我最近总觉得心事不宁,陛下去年就身体有恙,我必须回去,把魏延叫过来。”>
“是。”>
关平匆匆忙忙跑出去。>
过了片刻魏延急急忙忙被召进来,拱手说道:“大将军。”>
“文长。”>
关羽此时已经换了一身衣服,脸色严肃地对他说道:“陛下急召我回襄阳,你暂为主将,执掌军中军务,切记,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决不能主动进攻。”>
“唯。”>
魏延忙不迭应下。>
历史上魏延性情高傲,与杨仪不和,最终在诸葛亮死后被杨仪派马岱诛杀。>
但在关羽麾下,再性情高傲也得盘着。>
头上有这位大神在,魏延自然也不敢像诸葛亮麾下那样居功自傲。>
此时虽骤然成为主将,亦不敢怠慢,连忙去为关羽牵马。>
关羽于是命令周仓和裴元绍为魏延左右副将,其余诸将皆安分听令,驻守合肥以及周边城池,自己带着关平走巢湖南下,坐船回襄阳。>
这个时候其实沈晨那边还没有接到命令。>
关中离南阳算是比较近的,差不多一千汉里的样子。而襄阳到合肥就远得太多,走长江有八百多公里,近两千汉里。>
但架不住可以走水路,日夜兼程,自汉水南下,然后顺长江往东,信使坐快船几乎是以每小时二十公里以上的速度疾驰,短短四天时间就把信送到了合肥去。>
不过相对而言诸葛亮和沈晨主持南方政务的三年时间里,他们在各地都筹建了信鸽基地、驿站体系,让汉中、蜀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