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休朝着对方抱拳致谢,缓缓走了下去,他内心清醒,并没有沉醉在众人的喝彩声中。>
“我现如今的实力,是自己一点一滴打磨出来的,踏上诸天之旅,我只会更强,而不应该沉浸过去,放缓脚步。”叶休心中思索片刻,目光依旧坚定。>
“下一场,222号对战857号。”>
又一道声音响起,器械较量仍在继续。>
这一次上场的是先前的东洋武人宫本,他身穿白色武士服,手持两把刀,直直走上台中。>
“想挑战我的排好队,一个一个来。”>
沉闷的声调,让人听得不清晰,可还是感觉到他的狂妄,这是欺负津门无武术大师吗?>
对面的人阴沉着脸,他本就是武行的老师傅,从未遭受过这般屈辱,他习武一生,精通近身刀。>
这近身刀刀柄极短,而刀身宽大沉重,哪怕老师傅也无法一只手拿起来。>
他双膝弯曲,两腿淌泥,右手握住刀柄,左手托住刀背,身体如猿猴一般,戒备对方。>
敌不动我不动,近身刀顾名思义,战斗时以身法为主,因近身刀属于重武器,站身刀倒,故而不适合主动出击。>
“纳尼?”宫本发出一声疑问,见到老头不敢上前,立马使出一招二天一流。>
在指定范围内,锁定住武行老师傅,宫本向空中跃起,拔出雷鸣斩落。>
面对险境,老师傅一手持刀一手托住刀背,刀随身走,以转身划带推送。>
没有丝毫劈砍动作,见到这一幕,叶休暗道老人不好,这一招看似他能躲过,便是侥幸。>
可这老师傅居然产生错觉,选择反打。>
果然人生三大错觉,寻常人都无法避免。>
“噗嗤、噗嗤!”>
一道亮光一闪而过,武行老人双眼充满难以置信的神情,手中近身刀哐当掉落在地。>
随即他便倒在台上,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他的脖子处,有一道细微的致命伤口,便是刚才宫本刀光所留。>
宫本收刀入鞘,朗声傲然道:“吾自七岁学刀,辗转千里,入二十三家道馆,终有所成,经历百二十战,未有一败。”>
听到宫本的惊人战绩,众人心中一慌,原来这是个狠人,自倭国寻找对手而来。>
“习武人有习武人的归宿,死在决拳台上,也算的是死得其所。”>
叶休心中一叹,在这个时局迭荡的年代,能够将毕生心血,投身于武道当中的人,为数不多了。>
“砰砰砰!”>
台下观众席中有人愤慨,武行的师傅接连战败,实在打击本地人的自尊。>
“各位都坐下,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可公平一战,胜负全都靠自己,作为津门人,大家们要有气度,免得遭人笑话。”>
叶休在此刻站出来发声,经过这么多天的武术交流,许多有识之士早已经发现出端倪,原来洋人也懂拳理。>
洋人居然没有门户之别,这让在场的人都感到吃惊,甚至一人可以拜师多家武馆学习真传。>
这在国人看来,简直是习武禁忌,偷学其他门派绝学,轻者废除武功,重者命丧当场。>
难不成我们真的要改变传统观念,否则子孙后辈不得真传,便要遭受洋人的奴役。>
习武人哪能没有血性,天地君亲师,身在俗世,处处牵扯羁绊,为人所欺负,不如武装自己,震慑别人。>
许多人看向叶休,眼中多了一丝理解,原来乔长官如此高瞻远瞩,雄才大略。>
不知实情的叶休,一头雾水,不知所措。>
期间叶休屡战屡赢,让所有参赛者看走眼,每次出手,寥寥几招,便能击败对手,实属让人赞叹不已。>
津门武行的师傅,早已全部淘汰,交流赛中未有一败的保持者,仅仅叶休和宫本两人而已。>
终极一战,便在明日。>
国际武术交流赛早已轰动天津,凡是街头巷尾的人,就没有没听过叶休的传奇,三十二连胜,击败武行老师傅,战胜红发洋人,广为流传。>
“乔长官你嘛时候成为津门第一啊?”>
“就在今日!”叶休快步走过街道,来到泰森地下决拳场门口。>
这一战调动津门所有习武人的心弦,不光是决拳的成败,更是关乎民族的自信,关乎武道的薪火传承一事。>
若叶休赢下比试,便能凭借民心依附之际,废除旧规,制定新律,津门习武的精神面貌自然会得以改善。>
可他若是输掉这一战,武者的名声就会毁掉,再难以在武术界立足,这正是旧式习武人的宿命,拿得起放不下。>
泰森决拳台上,两人对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