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秀刚刚安排好司马懿卖酒的事,许都城就四门封闭,只许进不许出。>
回到司空府后,荀彧,荀攸等人已经等候多时。>
之前曹操与曹秀同住东跨院的事,他们都知道。>
而今出了这档子事,他们自然是要找曹秀商议的,毕竟连曹操遇事都跟曹秀商议,遑论他们。>
“少公子,此事来的蹊跷,暂时看不出到底是何人所为,但下官推测,此事多半是宫里人干的。”>
荀攸尚且年轻,又是个急性子,故此有什么便说什么。>
只不过他这话说完,一旁的荀彧却是狠狠瞪了他一眼。>
因为荀攸这话,实在太过露骨。>
世人皆知而今曹操掌控汉廷,刘协乃是挡在曹操称帝面前最大的阻碍。>
只要刘协一死,曹操断无不称帝的道理。>
可在场众人都知道,这把火毕竟没有烧死刘协,而且曹操远在徐州,也没有放火的机会。>
难不成他一边攻打徐州吕布,一边放火烧皇宫?>
若是如此,他干嘛不直接烧死了刘协登基称帝,然后名正言顺的去统一天下?>
又何必费心费力冒着战死的危险去帮汉廷平灭诸侯?>
曹操没有放火的动机啊!>
而荀攸这话的意思则是相当明显,那就是宫里有人故意要陷害曹操。>
可谁能干这事儿?谁又敢干这事儿呢?>
刘协。>
没有其他选项,只有刘协。>
而今的汉廷上下,只有刘协才有这个本事和能力做这件事。>
毕竟事关他自己的生死,除了他,谁敢下这样的命令?谁敢策划这样的阴谋?>
于是乎荀攸的这一句“乃是宫里人干的”,无异于是在说就是刘协本人干的。>
他拿着汉廷俸禄,却这样怀疑他的主子,身为汉廷忠臣的荀彧自然是不高兴的。>
只见他朝着曹秀躬身道,“少公子,此事来得突然,我等全然没有防备,不知依少公子之见,而今我等该如何处置是好?”>
曹操信任曹秀,司空府内是个人都看得出来。>
出了这样的事,荀彧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索性询问一下曹秀,看看曹秀有什么见解。>
按照曹秀的意见处置,处置好了,那大家相安无事。>
若没处理好,也可推给曹秀。>
反正跟他荀彧自是没什么关系的。>
闻声,曹秀心中了然。>
他一脸天真的望着荀彧问道,“火扑灭了嘛?”>
荀彧忙道,“已经灭了。”>
“据宫里来报,现在陛下与董贵人进了淑玉殿,其他谁也不让进去,探听不到情况。”>
也不知刘协是被这把火烧怕了,还是他故意为之。>
此时正与董贵人躲在淑玉殿内,什么人也不见,什么命令也没有。>
这可让守在外面的一群汉臣着实着急万分。>
毕竟刘协乃是大汉最后的独苗,他们自是不愿看到刘协出事。>
荀彧也十分担心,可他也进不去,故此只能先来了司空府。>
听到这里,曹秀皱眉问到,“既然火已经灭了,那还有什么事?”>
“就算是平常百姓家也有失火的时候,皇宫内院人多手杂,大家又都是刚来的许都,不懂规矩的奴仆多的是,失手打翻一两盏油灯在所难免。”>
“不就是失个火吗?又没有伤到什么人,何必如此紧张?”>
众人一听到这话,顿时都愣住了。>
荀攸更是诧异万分的看着曹秀,眼神之中尽是难以置信。>
他不理解,之前曹秀如此聪颖,现在为何一下子变得这么......愚钝了?>
这是只简单的失火问题吗?>
此次事件分明就是冲着司空府来的啊!>
郭嘉微微皱眉,好似也在如此思考,他还在细细雕琢曹秀的话,深究曹秀这话里的深意。>
可转眼,荀彧就明白了。>
他稍微怔神后,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少公子的意思,下官懂了,下官这就去办。”>
话音落下,他人已经退了出去。>
荀攸见状更是惊诧万分,急忙跟了上去。>
而当两人走后,郭嘉这才看着曹秀问到,“少公子,这么处置行得通吗?”>
“若引起百官对司空的猜疑,司空知道后难免会动怒。”>
曹操最恨的便是别人说他有不臣之心。>
进许都来,为此曹操杀了不少人,这才把汉廷变成他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