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跑路江南,王大将军正式开始了对河南的统治。
这些都是有成例的事,归根结底就是那么几件,审判不法,分发土地,卫生、种地、盖房、修路、架桥、水利、兵役。
杀一圈没能跑路的富户、地主、游侠,以及趁着权力真空导致的各种违法乱纪的事,基本上就能收获民心。接下来的工作只要干上几年,有一些积累,那么日子就过好了,百姓就安定了,自然也就刻意忽视过往的悲伤苦痛,心向着在大将军的带领下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相应的清点统计工作,也已经完毕,真正的数据并不好。
最重要的人口资源,在黄巾以前,青州三百万、兖州四百万、司隶三百万、豫州五百万、徐州也有将近三百万,总算一下,原本的河南、江北地区,有人口近一千官、文昌阁学者为主,在军方的实力差了很多。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能打的武将,没有特别出挑的人,位置最高的,也只是吕布麾下的从军司马,凭资历上去的。
另一方面,甄氏也不敢在军队发展势力。目前来讲,甄氏还是十分谨慎小心的。偶有擦边,但都没有出格。
而甄晟自己,还是以前的那个情况,虽然他已经成为了甄氏在王言手下权力最高的人,但是在甄氏内部,甄晟到今天为止都没有话语权。他说的话人家会听,但是他说的不算。
甄晟这么多年都兢兢业业,比贾诩还要谨小慎微,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身边这个笑呵呵的,没有丝毫与众不同,看起来就如寻常人一般的王大将军,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又拥有着什么样的手段。
他把家族和自己,分的很清楚。
王言摇头一笑:“曹操非庸人,且巴蜀有天险,一战立定天下实乃妄想,以我观之,非十年不可。”
“不论十年武基本上都在,娶新媳妇的喜酒,理所当然的成了高层会议。事实上也没有耽误吃喝,这些人已经很习惯王言的风格,说事儿的时候也没忘了吃喝。
主要说的还是各地的工作进展,尤其是新得到的河南的情况,都是民生内容。武将们都是一声不吭的,因为在民生上,他们没有发言权,军队帮助地方政府,组织士卒帮助生产建设,或是维护地方秩序等等,都是各部司马的事,他们会跟地方官吏沟通,配合行动,但是地方官吏没有权力调动军队。
武将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把士兵训练好,把防守做好,把战争打赢。所以他们平日里,除了锤炼自己的身体,剩下的时间不是在训练士卒,就是在研究驻地附近的地形,研究各种的关隘,更研究如何推进。
同样的,在对于军事行动上,文臣们也是没有发言权的。贾诩、郭嘉能说,那是王言给的权力,他们也有这个能力。其他的高级文臣,在军事行动的话题上,讨论的永远是大的战略,分析利益。如何打,怎么打,不是他们该置喙的。
王言早就在开始分割文武,明确文武职权,划定界限。尽管文臣一个比一个猛,剑术都很了得,王言也在鼓励文臣的勇猛。但个人的勇猛,和战场的勇猛,并不是一回事儿。更加的不是他们能打,就能带兵去打仗。
毕竟看着分作两排的文武就能看明白,一边的文臣滔滔不绝,一边的武将吭吭猛吃,文臣再能打,在这些武将面前也是一招死的命。
汇报过了治理情况,就又是贾诩长篇大论,他得说洛阳的建设,再有几个月王言就要迁都了,事情很繁重。
而在这些都结束后,贾诩才说起了形势。
“大将军,曹操下江南以后,明发诏令,使刘备、刘表、刘璋、袁术交兵,又遣使往说各地豪族,此乃阳谋,高明非常。听闻商队来报,各地动荡,豪族欲共举曹操一统江南,与我相抗。如此局势,将军万不能坐以待毙。”
王言笑呵呵的喝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