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副教授,都是赵伟明根据东方商事提供的资料,一一去上门拜访游说的。
而在无法大规模从国外引进高素质教师的情况下,赵伟明只能把目光放回到国内。但就八十年代中国的科研术水平,的确和世界先进水平有着不小的差距。
许多大连订购外期刊的经费都没有,老师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一篇自认为不错的论,结果向国外期刊投稿后。很可能被对方退稿说,你的研究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问世了。
所以在很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只能关起门来自嗨,于是有一种说法叫做填补国内空白。所谓填补国内空白,就是把国外早已经由的技术,再去复制还原一遍。国内的大部分者,现在还正处在这种习和模仿的阶段,又谈何竞争与创新!
像高等数、大物理这些基础课程,国内外的差距其实并不大。但在像微电子等专业的科,赵伟明确实有些看不上国内的土包子。比如早在一两年前,东方研究院的芯片研发就已经采用了ad(计算机辅助设计)。
像香港中大的相关本科专业。也都已经加入了《集成电路ad》这门新课程。但国内从事半导体专业的大部分老师,都还根本没接触过ad软件,又如何让他们去教授自己的生。
但东方研究院和国家教委合作,已经开展了四年多的“东方红”术交流计划,却让赵伟明找到了合格教师的来源。在东方研究院充裕的资金支持下,现在国内加入“东方红”计划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已经达到了20家。
它们每年都会向东方研究院位于香港、英国剑桥、美国硅谷的研发中心,派出100多名交流者。而这批被派往东方研究院访的中青年者,大都是各个院校和科研院所重点培养的术骨干。
他们的能力绝对没有问题。与国外同行的最大差距在于没见过世面,跟不上术发展的前沿。而在东方研究院访的这几年,恰好给了他们追赶的机会。比如之前来自清华大的黎健老师,只在香感发中心待了两年时间。就已经独立研发出了i电话卡,极大拓展了存储类芯片的应用范围。
实际上除了东方研究院赞助的“东方红”术交流计划之外,中国在整个八十年代。都一直源源不断的在向国外大量派遣留生和访问者。以期他们成回国后,能够改变国内技术落后的现状。只可惜这些人中。最后选择回国的比例让人略感失望。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国外和国内的待遇差距实在太悬殊了。留在美国工作一天的收入抵得上回国一个月的收入。于是许多人感到了迷茫了。而如果仅仅用背叛一词,来生硬的否定这些留在国外发展的人,其实并不合适。
他们不爱国吗?绝对不是,哪次中国领导人访美,不都是这些大陆来的华人最热情的在道路两边迎接!只不过当满腔的热血冷却之后,对好生活的向往让他们最终选择留在了国外。
而当南科大愿意提供给他们,一份至少在国内可以过得很体面的生活时,这些人几乎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来。可以说南科大工院的老师中,大部分都有在国外访的背景。
“李生,现在我们和教委还有两个问题一直在扯皮。就是几位系主任职称晋升的问题,以及兼职教授是否有资格带研究生的问题!”赵伟明苦笑着说道。
国内的支撑体系和国外不同,比如在美国,副教授、教授的职衔是由大自主来授予的。如果某所大向一位老师授予了教授职位,只是意味着校承诺给予对方一个可以干到退休的铁饭碗。各所大之所以对教授的数量进行严格把关,更重要的是出于控制财政支出的考虑。
而在国内,评定职称的权利并不在校,而在有关部门手中。这次赵伟明拟定的南科大的工院各个系的系主任,几乎都是海外聘回的副教授。而从国内其他大挖来的老师中,有不少人已经获得正教授职称,比这几位系主任还高。
所以赵伟明希望能把这几位系主任的职称,从副教授晋升为教授。但有关方面的某些负责人显然气不顺,这些在国外评不下正教授的人,为什么来中国就要给他们正教授的职称!
实际上赵伟明从海外招回来的这些副教授,就术能力来说,比国内大部分的正教授还要高一截。不然赵伟明何苦花费高许多倍的薪水,请他们来南科大任教。
而被赵伟明选为系主任的几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根据东方商事人才资料库给出的评价,这几人完全已经有了在美国名校取得教授职衔的资格。
而他们之所以选择来南科大,也是出于宁为鸡首、不为凤尾的考虑。在美国他们可能只是一名普通的教授,想从那些术大拿口中争抢科研经费绝不容易。但到了南科大之后,他们一跃成为系主任,还能得到东方集团大量的科研经费支持。
“这个问题,我让虞生去和教委的有关领导沟通一下,无论是兼职教授,还是联合聘任,这些人都是我们东方集团的一分子,我们需要为他们争取利益!”李轩点了点头说道。
在大教书的工资可能远没有在公司搞科研来得高,但对从事术的人来说确是一种认可,代表你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