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小院,李栋整理一下,窗户的裂开的玻璃给更换了,卧室里的电灯泡,插线板全给换成新的了,再把台灯摆好卧室焕然一新不错,只是东西有点多。>
卧室堆的满满当当,两个皮箱,四把折叠椅,电视机,水果,衣服鞋子一堆。>
连桌子也满当当的,光是桌上的摄像机这家伙个头还不小,不好带啊,先放着吧,手表这次带了四对回头找个时间交给黄胜男。“录像机,回头回去弄过了,过年看录像也不错。”>
现在内地电影元素单一,倒是港城那边还是有点不错的老片子能看看。“水果,还剩下不少,搞点芒果回去,菠萝也带上吧。”>
“差不多了。”>
装了一网兜,李栋剩下十多本儿童时代捆好了,这就准备回着韩庄,不耽误吃午饭。>
谁想刚出门就给堵住了,抄电表,可为啥眼神怪怪的,李栋嘀咕让着江大妈和张大妈进了院子。>
“咦,这是准备出去啊?”>
“回庄子。”>
没曾想这两位大妈还是居委会,居委会是五十年代开始义务制转型现在半科层制,不过多半还是大妈,大家买菜洗衣服之余兼职一下。>
“二毛钱。”>
“好嘞。”>
李栋掏出二毛钱递给江大妈。“李家娃子,你叫啥名啊?”>
“李栋。”>
得名字都不知道,李栋哭笑不得。>
“那你天天干些啥啊?”>
“我落户在庄子里,平时干点农活。”>
李栋解释一番。“最近农闲进城来玩玩,顺便收拾一下屋子,见见朋友。”>
“得找点事情做做。”>
“有的有的。”>
好家伙这大妈还管的挺多,这不还说起小人书的事。“小人书,不,这是别人给我带的。”咋的,儿童时代也不是小人书,开啥玩笑,自己还打算当个儿童文学家呢。>
可不能说自己是小人书作家,那太丢范了。>
这一耽误,李栋一瞅时间十一点多了,算了,先做饭,吃完饭再回去吧。>
米面都有,油盐酱醋调料这次都带了,炒锅,炖锅,高压锅啥都齐全,先做米饭,再炖了肉,炒一下菜就齐活了。>
“咚咚咚。”>
“谁啊?”>
别又是江大妈她们吧,刚还问自己谈对象了没有,搞的李栋郁闷不已,咋的啥都管了。“咦,是你啊,快进来坐。”>
“李栋同志。”>
张峰一见着李栋喜滋滋紧紧握着李栋的手。“你的文章我拜读过了,写的真好啊。”>
这家伙热情的搞的,李栋有点慌。“你太夸奖了。”>
“不不不,是真的写的好啊。”>
张大妈瞅着孙子出门,好家伙怎么跑李老二家去了,还和李栋这个无业游民参合一起去了。“咋回事啊,这孩子回来好好说说。”>
“咋了?”>
“这不跑隔壁去了。”>
“隔壁,李老二不是搬家了吗?”>
“他侄子。”>
“落户农村的?”>
“可不咋的,你不知道这一天到晚的跑来跑去,突突的怪车子,吓死人了。”>
张大妈说道。“我刚去瞅了瞅,家里东西倒是不少,你说说是不是李老二给搞的的,回头我再去问问,换点票,过年你那点票可不够,小峰也该好好说说对象了。”>
“行了,这事等小峰爸妈回来再说。”>
“啥回来再说,小峰回来了。”>
“回来了。”>
张峰一脸喜色,李栋送了一本儿童时代给他,实在李栋觉着这货热情过头了,搞的李栋怕他不走,自己不好意思不留着吃饭,索性送他一本儿童时代,早点走吧。>
“咦,这花花绿绿的书哪来的?”>
“李栋送我的,还签了名呢。”>
张峰一脸兴奋说道。“这可是好书啊。”>
“啥好书,画的小娃子爱看。”>
“你啊好好的复习复习,准备考试。”>
“知道了。”>
张大妈见着张峰当宝贝似的捧着花花绿绿小人书。“你孩子别给带坏了。”>
“小峰,这以后少跟李栋来往。”>
“咋了?”>
张峰一愣,李栋人挺好的,挺热情啊,奶奶咋了。“奶奶你有啥误会吧?”>
“李栋人挺好的。”>
“好啥啊,一天到晚没见着干啥正事,你说说,人家知青都想着办法回城里找个工作,他倒好落在农村,我看八成农活也是不干的,天天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