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 > 都市小说 > 舌尖上的大宋 > 第1852章:舌尖和心尖

第1852章:舌尖和心尖(1/2)

上一章舌尖上的大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读书在线收听!
杨母看着儿子吃的狼吞虎咽的,心情大好,微笑里似是回想起当年,便笑得更甜了。

“你慢点吃,也不怕烫着舌头,小时候见了红豆糕就这个样子,没想到都这么大了,还是这个样子。”

杨怀仁嘴里含着满满的红豆沙,口齿不清地答着,“就爱好这一口,娘做的红豆糕,是他天下最好吃的糕点了,比皇宫里做的还好吃。”

杨母更快活了,回头忙着从平底煎锅里把几个已经微微焦黄的红豆糕铲出来,又重新倒油在锅里抹匀和了,又放了几个包好的生豆包下往。

豆包在锅里碰到热油发出来“滋滋”的声音,听着就显喜气,随着红豆糕的加热,奶香和红豆的香气又飘散了起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孩子们已经来到了杨怀仁身后,看着爹爹嘴里吃着什么东西,也随着又跳又叫起来。

“爹爹吃的什么?我们也要,我们也要!”

杨怀仁笑着把手里盘子里的红豆糕分给了孩子们,也不忘吩咐他们,“一个个的都是小狗鼻子啊,慢点吃哦,警惕烫掉了你们的舌头!”

这话说完,杨怀仁不自觉地扭头往看母亲,创造母亲也正冲着他慈爱的笑着,本来当父母的给孩子吃东西,心情是一样的。

这时候的杨怀仁也不再是什么大将军或者国公爷,而仅仅是一个疼爱孩子的父亲。

就像其他许很多多的平民父亲一样,出往打拼赚钱,无非是向着给家里父母和老婆孩子赚一口吃的。

有时候有了点充裕,便开端想着给孩子们弄点什么好吃的,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给自己的孩子吃却非常慷慨。

特别是很多时候自己亲手做的美食,也许只是一道小菜,或者是某样小点心,不必定多么贵,但却是最诚挚的父爱。

给孩子们吃的时候,也担心孩子们吃的太急了噎着,或者由于食品刚出锅还太烫,怕孩子们烫着嘴巴。

总是把孩子们当成需要自己掩护和照顾的对象,这就是父母最真实的情绪寄托。

杨怀仁的孩子们固然也是养尊处优里长大的,可奶奶亲手做给父亲的食品,他们还是非常感兴趣,这样的机会也未几见,自然要抢着试试那个味道。

实在杨母做的红豆糕,不必定比的上京城里那些高级的点心展子里做的好吃,而且今天要做红豆糕也是临时的,制作上也只有简略的步骤,并没有复杂的技巧和处理。

味道上来说,严格的来说也只是一般,只不过由于糖放的多,所以吃起来特别的香甜罢了。

可是目前这种简略而传统的制作方法做出来的红豆糕,杨怀仁是越吃越欢乐,甚至吃着吃着,心里就有种莫名其妙的激动。

所以说,食品也是有情绪的。

再好的食品,再金贵的食材,包含再高超的手艺做出来的美食,或许用品鉴的方法来讲,它必定是非常美味的。

可是简略而浑厚的食品,最普通的食材和最俭朴的手艺,做出来的就不必定不好吃。

母亲给杨怀仁做红豆糕的最初目标,就是知道儿子今天不开心,有些事让他烦恼,所以平常爱好的菜式,今天也吃不下往了。

作为母亲,杨母自然能第一个感受到儿子的状态,头脑里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儿子小时候不爱吃饭的时候,她亲手做的那一样儿子最爱好吃的红豆糕。

这就是浑厚的母爱了,和杨怀仁对他的孩子的父爱一样,都是最简略而真实的。

被爱的人是幸福的,爱别人同样也能感受到最深切的满足感。

人在享用富含爱和真情的食品的时候,实在已经疏忽了食品本身的味道,就像杨怀仁嘴里的红豆糕。

即便豆沙的糖放的过多了有点太甜腻了,即便母亲煎制的火候控制的也不是多么好,牛奶和的面也并没有饧到最好的时候导致煎熟的面皮略微发硬。

可就是这样的红豆糕,吃在杨怀仁的嘴里,让他感受到的却是人间的极品美味。

也许这就是这副身材深层次的记忆里那个熟悉的味道,这就是母亲的厨艺的味道。

对下一代的孩子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红豆糕的味道也并不必定是他们生命里曾经吃过的糕点里最美味的一样。

但由于这一份红豆糕是奶奶亲手做的,又是父亲爱吃的,所以在他们心里,这就是他们也应当感到美味的那种味道。

这就是家庭里亲人之间的一种默契,或者说是一种传承的可以成为家庭传统和家庭习惯的东西。

而这样的传承,源头便是亲人之间的情绪、包容和爱。

食品的味道,本来也不仅仅是依附舌尖来品位的,心尖品味出来的那个味道,也许更加美好,也更加隽永。

孩子们很快也吃的一个个的跟大花猫似的,红豆沙沾了一嘴和一脸,吃完了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如同在比赛一般。

接下来再开口说还要吃,甚至催着奶奶赶紧再煎一锅,让杨怀仁乐得笑开了花。

杨母最是开心了,儿子爱好自己的手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舌尖上的大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