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 > 都市小说 > 舌尖上的大宋 > 第1721章:向太后的玉佩(下)

第1721章:向太后的玉佩(下)(1/2)

上一章舌尖上的大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读书在线收听!
不管出于什么理由,袁老公公赠与他的这枚玉佩,杨怀仁都必须收下。

从当初的高太后身上,杨怀仁已经懂得到了宫中的老女人的厉害,也许向太后还没有高太后那般毒辣,但也尽不能小看。

特别是眼下,不论宫中还是朝中,很多私下里的情况,杨怀仁还不明确,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领兵进京,没有必要再多建立一个对手。

杨怀仁仔细想想,向太后无子,赵煦对她的敬佩,也只是出于礼节上的尊重而已,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子关系,似乎很难产生感人肺腑的情绪。

更可怕的事是,赵煦的身材一天天的坏下往,向太后实在并不着急,一个情势上的儿子,远远没有一个更听话的儿子坐在皇位上对她有利。

而那个听话的儿子,便是赵佶了。

赵佶自幼就知道每次进宫的时候,不管是被天子召进宫还是被高太后号召进宫,都不忘往拜见当时还没有什么地位的向太后。

不管他是发自心坎的对向太后很尊重还是在背后有高人指导,赵佶最少做到了一点,那就是保持不懈。

这种事很难说,一天两天,一次两次,或者保持一年两年,这都不算难,但一直保持做一件事,这就难了。

这种情绪投资的效果,或许不会立即展现出来,甚至有可能永远都展现不出来,但一旦它展现出来,受到影响的,可能就是人的一生。

现在的事实已经证实,赵佶这么多年来的情绪投资是有效果的,赵煦将来仙游之后,假如让向太后选一个皇家子孙来继续皇位,她第一个动机必定是那个时常来拜见他的人。

人总是会有情绪的,哪怕是最冷淡的人。宫里这种处所,真情未几,高高在上的人之间,就更未几见。

天子的后宫佳丽不敢说真的有三千,一千人还是有的,嫔妃秀女的也有上百,指看一个男人对这么多女人都有情绪,那就太开玩笑了。

但情绪这东西,依然存在,除往男女之情,自然还有很多种情势的存在,即便大家依然心存猜忌,但情绪是真的存在的。

向太后这种女人,固然名声不大,但却很好,可这并不能说她就是至公无私,从来不会为自己考虑的。

宫里的女人重要的生存法则,就是为自己考虑。浓妆艳抹勾引天子的宠幸,与其说是为了和天子建立情绪,不如说是为了自己考虑。

在宫里没有地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命运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让你一叫惊人,也有可能是让你糊里糊涂的一命呜呼。

赵煦指看不上了,向太后自然会为另一个人打算,而为了这个人打算,也就是为了她自己打算。

这块玉佩的意义,或许在它被带出宫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杨怀仁恭恭敬敬地接过了玉佩,还面北而拜,算是向向太后表达了谢意。

袁老公公满足的笑了,杨怀仁便知道他们之间达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协议。

话不用多,一个动作,在场的人便都懂了。岑孝年和童贯面面相觑,也明确现在的天子陛下,大概是时日无多了。

这更让他们没了更多的选择,只能站在杨怀仁的一边。

杨怀仁再上船的时候,船队又增长了规模,一万人骑兵听着好似也未几,但人和马匹一路上需要的粮食和草料,却并不是一个小数。

船队出发,马儿依旧不习惯乘船,被漕船的晃动惊吓的嘶叫起来,搞得场面有了声音的立体感,也显得更加壮观。

等船只安稳的航行,马儿也渐渐习惯了稍微的晃动,它们才逐渐安静下来。

杨怀仁站在船头,这才从怀里取出那块玉佩来细细视察。

玉佩并不大,是只有半寸见方的不规矩扁圆形,两面都有精雕细琢的图案。

一面是羊羔跪乳,另一面是乌鸦反哺,杨怀仁摩挲着精巧的雕纹,不自觉地笑了出来。

他喃喃道,“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呵呵,就差一个卧冰求鲤了。”

一块玉佩上雕刻这象征母慈子孝的图案,说是一位太后娘娘送给一个老太监的离宫纪念礼物,这太说不通了。

那么结论也就很明显了,从一开端杨怀仁就被人家盯上了,也预感到了会有这么一天,所以人家才早早就筹备了这么一块玉佩,就是用这块玉佩来提示杨怀仁该怎么做。

或许在赵煦依然在世的时候这么做有些不妥,但杨怀仁心里很明确,也很佩服这些精明的古人,他们的远见,真的超乎人的想象。

只惋惜杨怀仁心中早有打算,向太后和赵佶母慈子孝的画面,或许不会涌现了。

杨怀仁做出了他的选择,固然选择这条路他将来面对的可能是荆棘险阻,可他也只是屈服自己的心坎罢了。

要屈服心坎,也只能背弃一些人。

以前杨怀仁听过很多大义和私情的故事,也曾经发过不少感叹,但感叹之后,实在并没有转变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世上很多人都差未几一样的,面对大义和私情,总是会选择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舌尖上的大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