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 > 军史小说 > 东宫贴身侍女升迁指南 > 徒弟没白收

徒弟没白收(2/3)

有声小说,我看书在线收听!

说那阿诗那是上一任千战单于的弟弟,北境大捷时曾帮助过他们。

李寒宁这才知道原来那个孩子的名字已经传到了各地,心里忽然有些怅然。

刘伶知道李寒宁也许对阿诗那心里有愧疚:

“我不认识他,不过如果师父觉得我们有像的地方的话,那就一定是,我觉得他做了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此生应该是死而无憾。”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从小孩子听到的无心之言反而更让人不由得心里一震,恍惚间李寒宁似乎听到了阿诗那的想法,他们的声音重叠在一起。

李寒宁看着面前的刘伶,只是觉得那个时候留在草原上的遗憾,似乎在隐约间终于弥补上一点。

这边几个将军和宁玉,人难得聚得这么齐,在凉州城城主府,也是萧策最近暂住的地方议论接下来的事。

赵义他们自然是想一鼓作气西进攻下长安,大梁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各地纷争也已经陆陆续续这么久了,周边的百姓都是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早一天攻入长安,生擒梁帝,天底下也能早一日太平。

但军师宁玉的意思却是徐徐图之。

宁玉站在一旁不紧不慢地对着一众将士解释,但更多的是安抚军心:

“长安早晚是要打的,但是长安城本就是大梁帝都,那个地方易守难攻,大梁虽然眼下已经近在咫尺,但是驻守在大梁城内的禁卫军也有五万,洛阳势必要拿下长安来,但如果他们选择誓死不降,和大梁建立初年一样焚毁都城,将军以为又当如何?”

那可不是梁帝干不出来的事,现在的这位大梁皇帝已经年过半百,年轻的时候还是个明君,可惜朝廷赋税严重,官吏 ,许多问题到了他手里也已经是无力回天,以至于到了晚年整日疑神疑鬼、听信谗言。

赵义是个聪明人,他跟在萧策左右的时间晚了一些,是在月栖城之后,一遇到意见相左的时候,便更尊重宁玉、冯哲他们的意思,只是还是忍不住提了一句:

“可是军师有没有考虑过兵贵神速,凡事要是都步步为营也容易错过最好的时机,万一大梁苟延残喘之后又恢复了国力,那我们岂不是要功亏一篑了,我这两天还听说南越的几城惦念着大梁从前对他们的好,想要劝说梁帝往他们南边迁都。”

这些事情自然有的,萧策打下凉州和并州之后,消息不胫而走,基本上都有传言他不日将到长安,长安的那些贵族和大臣,能跑的基本上都已经是跑的差不多了。

万一梁帝也南下,他们不是还要再打几场,可是这次要是放跑了对方,接下来不知道还要等多久。

宁玉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种情况,当着面前的人道:“赵将军放心,殿下的目光不止是长安,眼下正是一鼓作气统一中原最好的时候,比如南越,南越原本就不属于大梁,就算此时愿意对大梁施以援手,或者接纳来自长安逃难的大臣,反而给了我们出兵的理由和机会。”

赵义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萧策想要的不是大梁,而是趁着洛阳的兵权都在,萧策是打算统一整个中原。

眼看着几个将军和宁玉都不说话了,萧策才起身看了一眼一旁站着的宁玉:“军师刚才所言甚得我心,那便这么决定了,长安是大梁最后一座城池,虽然不至于望风而投,不过现在长安城内的人也定是人心惶惶,我们再等一等吧,等洛阳储备好了足够的粮草,再打这最后一场仗也不迟。”

而且这场仗他们应该不会太久了。

大约定下一个月后攻打长安,休息一个月的事情后,几个将军陆续离开府邸,但萧策却在这个时候叫住了李寒宁,其他人都走了,现在只留了她一个人,李寒宁大约便明白了:

“殿下还有别的事?”

萧策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