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又说不出来。>
便是她的直觉。>
这时她也举起了酒杯,笑道:“沁妹妹,你很有眼光!”>
“你一眼就相中了一头最好的牛!”>
“我可告诉你,这牛啊,不仅是脾气温顺,耐力还极好。”>
“相信姐姐,你以后会很幸福的!”>
这话令吴沁愣了三息,她似乎才品出了这话里的味道来。>
她脸蛋儿顿时一红,“萧姐姐……多谢萧姐姐!”>
夏花不知道该说什么。>
“殿下……”>
“夏花姐姐,往后就叫我一声妹妹或者沁儿。”>
“……妹妹,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宁国也是很美的,这往后呀,他回到宁国之后,宁国会变得更美的。”>
“听说宁国的京都玉京城的冬天比这要冷一些……到时候我们闲来无事我教你武功,可好?”>
“不对!”>
这话是萧包子说的,夏花和吴沁一怔,便听萧包子又道:“玉京城的冬天虽说要冷一些,但咱们有暖阁呀!”>
“另外玉京城的狗肉很好吃,那玩意儿吃了暖和!”>
“哪有那闲暇功夫去练武,到时候姐姐我带你满城抓狗去!”>
“可好玩了!”>
吴帝惊呆了!>
他愕然的看着萧包子,对这位晚溪斋的斋主多了几分新的认识。>
他开始为自己的女儿担忧了起来。>
他无法想象自己的女儿满城抓狗是什么样子。>
他觉得这萧斋主怕是会将如一张白纸一样的女儿给带偏了。>
他正要说点什么,却见张静忠急匆匆走了进来。>
“皇上!”>
张静忠俯身,耳语道:>
“刚刚得到消息,东宫那边……皇上能否移步去看看。”>
吴帝眉间顿时一蹙。>
东宫那边出事了!>
那逆子不是还谋划着下毒的么?>
莫非他将自己给毒死了?>
吴帝起身,脸上的神色恢复了平静。>
“你们且尽兴,朕有些事需要去处理一下。”>
说着这话,吴帝抬步而行,至门口,忽的停步,转身,看向了李辰安:>
“削藩之事……若你有良策,便算是你的聘礼!”>
李辰安沉吟三息,“好!”>
吴帝离开,吴沁与钟离若水三人同饮了一杯酒。>
她们都没有听见张静忠耳语的那句话,此刻因为吴帝的离去,气氛反倒是变得轻松了起来。>
李辰安就这么默默的看着她们饮酒聊天,心里一片安然。>
这便是生活。>
至于削藩之策,他当然是有的。>
回到归园,便将那推恩令写下来送给这个老丈人吧。>
三个女人一台戏。>
四个女人全是戏。>
李辰安似乎被她们给遗忘,他默默的喝酒,默默的想着心事。>
太阳默默的向西而去。>
时间默默的走向了黄昏。>
两壶酒尽。>
皆微醺,无人醉。>
五人走出了这处房舍,恰有夕阳余晖。>
恰有夜风轻拂。>
她们来到了那池塘边。>
那里有一秋千。>
吴沁坐在了秋千上,她的贴身丫鬟给她荡起了秋千。>
有衣袂飘飘,有长发飘飘。>
荡起的是在这里十四年的回忆。>
飘起的,是她那微红的脸上对未来的憧憬。>
李辰安就这么看着,忽来兴致,走到了那长廊里。>
长廊里有一张桌子。>
桌上有针线,也有笔墨纸砚。>
他磨墨。>
落笔。>
纸上落下的并不是《沁园春》,而是一首《点绛唇》:>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
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第四卷终》>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