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 > 恐怖小说 > 道北小黑 > 张昕枫副厅长亲自出马

张昕枫副厅长亲自出马(4/6)

上一页道北小黑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看书在线收听!
因此,近年来社会上也有人找到研究所要求作亲子鉴定。在痕迹检验方面,建所初期只有马蹄镜、对比显微镜和立体显微镜几种简单的工具,开展的项目也限于手、足、工、枪等经典检验项目。现在则建立了枪弹档案自动化图像处理系统,开发应用了指甲的同一认定、手工缝纫痕迹检验等技术,使痕迹检验从定性到定量,从手工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1989年,哈尔滨市道里区发生一起两名女学生遭枪杀案件,研究所根据弹壳查验,很快确定现场作案枪支为省民航管理局的枪支,侦察部门据此迅速抓获了犯罪分子,这些技术方面的进展都对社会犯罪起到了震慑作用。如今,犯罪分子即使抢到了枪,也不敢轻易使用。 在理化检验方面,建所初期,主要使用试管、薄层涂布器等一般检验手段,现在发展到拥有电子显微镜、色质谱联用仪等一大批先进的设备,使物证的检验从常量发展到微量,从定性发展到定量,解决了一些过去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

1984年,北京市发生了一系列强奸杀人案件,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被害人生前曾戴过的手表的链缝中一丝绒线,运用扫描镜进行微量物证检验,得出了同一认定结论,提供了关键性证据。 在文件检验方面,过去只有铅笔、橡皮、放大镜、显微镜等检验工具,只能开展笔迹检验,现在则拥有了多功能红外线鉴别仪,可视光谱仪等先进设备、不仅能开展笔迹检验,还能开展污损文字和文件的检验;不仅能开展物理检验,还能进行化学检验。

1991年10月,哈尔滨市烟草公司仓库发生特大盗窃案,被盗各种香烟总价值达人民币三万余元。案件在诉讼查证过程中,检察机关人员发现被拘捕的一名嫌疑人年龄不满18周岁,情况可疑,于是将这名嫌疑人的户口本等证明材料送研究所文检科。文检人员运用红外线鉴别仪进行检验,认定户口本上的年龄纪录是经过改动的,揭露了案犯家属造假的事实。有了这样一个研究所,黑省的公安力量显然得到大大加强。当然研究所也有它的难处,目前最大的难处莫过于“创收”。在经费来源上、生活补贴上、所里都要想办法四处筹措资金。对于技术出身的所长、副所长们来说。搞钱确是件非常挠头的事,要占用大量精力,有时还摸不着门,但也只能勉强为之。没钱,不要说生活来源上缺乏保障,就是出现场也支不出旅差费。技术人员们出差办案是按技术等级拨款的,一等技术人员每年只拨600元,够干什么呢?所里在前往鹤岗侦破“128”案过程中就花了10000多元,这个窟窿不知何时能补上。所谓“孩子哭自己抱着找奶去”,财政上的事找国家讨是讨不来的,只有靠自己想办法,好在这种现象倒也不光刑技一家存在,人人都能理解。 崔道植、车则仁是研究所的两根台柱子,最初张副厅长就想派他们去鹤岗,当时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来专机把崔所长接走了,向他咨询火箭运行痕迹问题,车副所长也脱不开身,所以一直未能派出。现在,张副厅长仍然认为,鹤岗一案中的技术勘察力量必须加强,要请出全省的技术权威,崔、车二人终于出动了。崔道植与车则仁赶到省厅时,孙匡男等人已在那里等候。

省厅刑侦处处长孙匡男属于少壮派,年仅四十,生得十分英俊,腰板笔挺,一望而知人材出众,也是张昕枫的的一员爱将。 此人1976年底进基层派出所工作,1978年起任刑警,在县局干到1980年,后任松花江市公安局刑侦队副队长、队长直至刑侦副局长,1992年选调省厅任刑侦处处长。松花江地区也是大案多发区,但那里的大案几乎都破掉了,其中自然有孙匡男的贡献,这也是他不断得到擢升的重要原因。与传统刑警不同,他更像一位儒将,也更喜欢手下人具有儒将风度。可谓新一代刑警的代表人物。传统上,多认为作刑警的应该膀阔腰圆。武艺高强,八面威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道北小黑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