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密集捅刺,跪地的马贼一扫而空。>
邓虎大口的喘息着,觉得心脏在收缩,心痛的让他忍不住仰天狂喊。>
“啊……”>
铛铛铛!>
城头有人敲铛铛,不,敲铁板。>
正在追击的人犯们回身。>
“走,去看看。”>
杨玄下马,缓缓走进了尸横遍野的战场。>
尸骸的模样不好看,临死前的痛苦和惊惶,让那些脸都极度扭曲,各种各样的奇葩。>
受伤的战马在边上咴儿咴儿的哀鸣。>
赵有才和刁涉小跑过来,行礼。>
“干得不错!”>
杨玄认真的拍拍他们的肩膀。>
曹颖看到了二人眼中的疯狂崇敬之色,心想此刻郎君让他们去赴死,想来也会甘之如醴。>
一个个敢死营的人犯站在那里,杨玄所到之处,纷纷行礼。>
“都辛苦了。”杨玄回身吩咐道:“令城中百姓出城打扫战场,所获尽皆归公,统一发放报酬,统一赏赐。”>
“另外,缴获的马匹统一收拢,咱们也该有骑兵和斥候了。”>
刁涉欢喜不胜,但随即有些不解,“明府,兄弟们就能收拾尸骸,何必召唤百姓。”>
“你不懂。”杨玄也不解释。>
城中的百姓一直在等待消息。>
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这是一个人一生的必须。>
就像是竹竿,一阵风就能吹倒的张起发就经营了一家棺材铺,但作为城中商业三巨头之一,张起发还兼营逆旅。>
前面是逆旅,后面是棺材。>
于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张起发就占据了两样。>
从敢死营出城开始,张起发就在焦虑中。>
他蹲在大门内,浑身哆嗦着,身后的妻儿反而更镇定些。>
喊杀声传来时,张起发转身进去,骂道:“还蹲着作甚?赶紧把包袱背好,两个娃的衣角让你缝的银角子可有了?”>
他的妻子点头,“缝了。”>
张起发背起包袱,看看自己的产业,不禁悲从心来,“这般基业让我如何能舍弃啊!”>
外面的喊声突然嘈杂。>
“莫不是被破城了?”张起发浑身颤栗,“五年前那次咱们跑得快,此次还是要如此,准备,我抱着二郎,你牵着大郎,一旦乱了就跑。”>
一家子都在等待,浑身抖的和筛糠似的。>
马蹄声骤然而来。>
“进城了!”>
张起发俯身抱起二儿子,“走!”>
“明府有令,城中百姓可出城收拾尸骸,事后一并赏赐!”>
“啥?”张起发闻声探头出去,就见一骑冲了过来,马背上的是甄斯文。>
“胜了?”一个老人喊道。>
甄斯文得意的道:“明府指挥若定,我军大胜!”>
张起发放下小儿子,双手合十祈祷:“感谢漫天神佛,感谢杨明府。”>
他满面红光的道:“大胜了,那些马贼不过是乌合之众,明府何等的英明,岂有不胜的道理?哈哈哈哈!”>
隔壁一家子冲了出来,最后一个还喊道:“张郎君,收拾尸骸挣钱去!”>
张起发矜持的道:“我差那些钱吗?自去!”>
回过头,他不满的对娘子说道:“无事了,赶紧烙饼,晚些送去县廨,好歹也是一份心意。”>
县廨的后院,怡娘跪在席子上,低声祈祷。>
“求陛下保佑郎君一定平平安安……”>
“陛下,郎君不及弱冠便为了大事辛劳。辛劳也就罢了,郎君还得去厮杀,还得去……陛下,当年陛下曾说希望郎君做个普通人,若是陛下在天有灵,便保佑郎君,令他做个普通人吧……”>
“胜了!”>
外面忽然传来了欢呼声。>
怡娘想起身,可觉得自己的祷告还没结束,对孝敬皇帝不大尊重。>
“大胜了。”欢呼声更多了些。>
怡娘再也忍不住了,匆忙说道:“陛下,奴有事先去了。”>
她一路到了县廨外,就见那些百姓一家家的往外跑。她甚至看到了两个壮汉架着一个老人在跑,就怒道:“为何折腾老人?”>
老人哆嗦着,“明府说了,出城的按人头赏赐,大郎,二郎,再快些,别被人抢了先。”>
怡娘站在那里,不断有人从她的身前往城外跑。>
她抬起头。>
“这是要民心?是了,宫中手段了得的嫔妃但凡得了赏赐,都会分给下面的人,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