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 > 都市小说 > 逆袭1988 > 第744章 梳头

第744章 梳头(2/4)

上一页逆袭1988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看书在线收听!


而整个纺织行业的规模更是几万亿之巨。

王林的爱秀集团,从一开始就立足于纺织行业,家纺产品,自然也成了他产业线上的重要一环。

欧美市场是国内家纺用品的主要输入地区,家纺产品在欧美消费观念中属于快消品,此类产品使用周期短,复购率高。

美、加、英、法、澳等欧美国家对于家纺类产品需求量比较大,其中米国是基于本身的家庭消费习惯、季节等综合原因,对于家用纺织品的需求更为明显。

在发达国家,他们每个季节都会采购不同的家纺用品,不像国内,大多数的居民,两床被子能盖几十年。

欧美家纺市场火热,民众对床上用品更换频繁,以及医院一次性床上用品需求量增大。

在这方面,我国的产品是有很大优势的。得益于国内纺织行业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和强大的供给能力。

家纺行业主要通过对各种纤维织布进行染印成不同花色,通过裁剪、缝制各种工序加工,成为产品,使其增值。

根据生产阶段不同,分为印染、色织、缝制加工等几个大的产业链环节,再往上可延伸倒棉业、纺纱等环节。

王林打造的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家纺企业。从研发、设计、加工、销售,生产链条最长,环节自主控制的,产品质量更容易把握,更容易控制生产成本,产业链越接近最终消费者,产品更替快。品牌细分、定位精准、两极分化、品牌文化提升、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国际化步伐。

今年的秋季广交会,也是王林必须争取的重要出口贸易会议。

如果拿不到外贸订单,单纯依靠国内市场来消费,那爱秀集团的产量肯定要大打折扣。

而爱秀家纺从开始建厂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做好了大量出口贸易的准备。

根据以往的经验,王林有信心,只要自己的产品参加广交会,就一定能热卖。

所以,王林对家纺产业的出口贸易,寄予了厚望。

他在打造一条龙的产业链条,从原材料棉花、竹纤维的种植、生产,再到纺纱厂、棉纺厂,再到成品生产车间,拥有一整条产业链!

王林来到爱秀家纺厂车间,和周伯强一起视察工作。

生产家纺四件套必须要准备的前道设备就是裁剪设施,可以有两种,挂裁和平面裁床,以及配套的退布架,电裁刀,剪刀等等。中道设备有绣花机,工业缝纫机,拷边机,包边机,这些设备的数量是工厂根据生产需要来决定。后道的设备就是熨烫机。最后的质检包装都是手工完成的。

像疏棉机之类的机器,反倒不必置办,因为这些工序,在爱秀集团都有其它工厂来完成。

王林和周伯强来到正在安装单针绗缝机和多针绗缝机的车间。

周伯强对王林道:“这些机器,拥有四个东洋松下牌的伺服电机,提供强大准确的驱动力。而且拥有自动翻头技术。绗完一床物料后,机器自动翻头,方便更换新料框。”

王林道:“在机器制造方面,东洋的确领先我们几十年。我们做的是纺织行业,好一点的机器基本上都是从东洋进口。”

周伯强道:“这批工人,都是从其它纺织厂分流过来的,大多数是熟练的女工。已经进行了岗前培训,等这边机器装完,就可以试生产。”

王林道:“质量就是产品的生命,我们要做的是品牌,所以一定要狠抓质量关。”

周伯强笑道:“我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我对质量的要求十分严苛。”

王林道:“冬季是家纺行业的旺季,我们一定要抓住秋季广会,打好出口贸易的第一仗。”

周伯强道:“我们的工厂八月份就可以投产,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够我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逆袭1988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