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 > 都市小说 > 逆袭1988 > 第699章 王林的棉花战略

第699章 王林的棉花战略(2/4)

上一页逆袭1988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看书在线收听!
王林道:“好,就此一夜,今天晚上,你不要再守了。我宁可我来守夜。”

周粥嗯了一声:“嗯,你去忙自己的事情吧。我有分寸。”

王林买了早餐来给她和秦桂珍吃过,这才去公司。

今天是礼拜天,但王林需要加班。

因为爱秀家纺的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

王林准备去一趟棉区进行实地考察。

我国有三大棉区,分别是黄淮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新省棉区。

其中黄淮流域棉区,包括关中、岭南、苏晥淮河以北等地,这个区域土地平坦,灌溉条件较好,日照充足,光热资源适中;棉田布局集中,耕作制度以两熟套种为主;棉花生产成本较低,单产水平中等,原棉品质主要指标比较协调;棉花在种植业和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纺织工业较发达,运输成本低。

长江流域棉区,包括上游的川省盆地的浅山丘陵岗地,中游的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和沿江地区,下游南襄盆地和滨海地区。这个地区的光热资源丰富,耕作制度90%以上实行粮油棉一年两熟,以移栽棉为主;棉田布局较集中,单产水平较高,棉纤维比强度高,成熟度好;纺织工业发达,运输成本较低。

这两个产棉区,是我国的传统产棉大区。

九五计划以后,我国的棉花布局有了根本上的转变,也就是向新省转移。

新省棉区在90年代以后发展迅猛,是我国新兴的富棉地区。该区日照充足,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属灌溉棉区;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棉田集中,种植规模大,机械化程度较高;单产水平高,原棉色泽好,三丝含量低。是我国唯一的海岛棉,也就是长绒棉的产区。

我国的棉花产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增长过程。

建国初期,新省主要种植的是草棉,纤维短、籽粒小、颜色黄,产量低,年总产量为0.5万吨。建设兵团从1950年开始在北疆试种棉花成功后,又于1953年在南疆试种了长绒棉,自此开创了北疆棉区棉花和长绒棉的生产。

之后,我国科研工作者为贯彻落实“将新省建成国家级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的“九五”计划,开始广泛引种,用陆地棉更换草棉,进行杂交育种,只为培育更高产、抗虫抗病、更适应新省不同棉产区环境的新品种。

棉花亩产量与种植区域、种植水平、棉花品种、自然气候等因素有关。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种植水平的不断提升,到21世纪的时候,我国的棉区,一般低产田棉花产量有180到230公斤左右,中产田在230到300公斤左右,高产田可以达到350到400公斤或以上,以上产量指的是籽棉。

而我国棉花产量的大幅提升,跟九五计划脱不开关系。

五年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到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简称“九五”计划。

到2000以后,我国的主要棉花产量,都在新省产出,经过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改善品种,提高亩产量,每亩产棉量达到了500公斤左右。新、甘两地的产棉量,占到了我国棉产量的50%以上。

新省的棉花产量大幅提升,得益于现代化的改革。

经过九五计划以后,棉花种植产业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从土地准备、精量播种、水肥滴灌、中耕植保、棉花打顶、脱叶催熟,到机械采收、籽棉转运、清理加工等环节,均可靠机械完成。我们建立建成配套的农业机械运作模式,实现了棉田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逆袭1988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