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徐氏一共生有两子,周辰是次子,上面还有一个大了几岁的嫡长子,但她最疼爱的还是周辰这个小儿子,至于原因,则是比较复杂。
周徐氏之所以不在意周辰考的如何,是因为他们忠靖侯府作为侯爵府,是可以得到荫封,他们勋爵后代就算不参加科举,也可以靠着荫封做官。
虽然周徐氏没问,但周辰还是跟她说了考试的事情,因为刚穿越过来,面对这位热情关心的母亲,除了说这些,真的是找不到其他话题。
马车的速度不快,但走的还是很稳,一路上倒也没有什么颠簸,一个多时辰后,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忠靖侯府位于汴京内城比较繁华的宣德门前大街,距离大内皇宫算是比较近,在这一片,忠靖侯府算是最有体面的人家之一。
因为忠靖侯府是宋朝开国侯之一,世代为将,现如今的忠靖侯更是镇守西北,所以忠靖侯府在勋贵如云的汴京城,也是排的上号的人家,比起剧里那什么忠勤伯爵府,永昌伯爵府强了不少。
忠靖侯府在汴京城内也是高门大院,周辰他们刚回到侯府,迎面就走来了一男一女。
“母亲,三郎。”
这对男女就是侯府嫡长子周同,以及他的媳妇周崔氏。
周同跟周辰有两三分相似,身材不差,但整个人看起来文质彬彬,充满了儒气,一看就知道是个读书人。
周崔氏容貌娟丽,温婉大方,两人成亲不过一年多,但夫妻和睦,夫唱妇随。
四人在厅内刚坐下,周同就对周辰问道:“三郎,考得如何?”
“还行吧。”
“这是你第一次参加乡试,不中也没有关系,就当是积累经验了。”
周同自顾自说着,作为周辰的嫡亲兄长,他很清楚自己的这个弟弟,功课方面虽然不差,但并不算出众,而且努力程度比起他当年差远了。
即便是他当年那般努力,也是在十官在朝廷内的份量更重,对于大儿子走文官道路也并无意见,只是周同总是以长兄的身份督促小儿子学习,就让她不高兴了。
读书学习当然是好事,可若都像周同那样,就算不上什么好事了。
小儿子又不用承袭爵位,也不用担任族长,她更想小儿子开开心心的生活,哪怕将来读书不成,也可以靠着侯府的荫封谋个不错的官职,这就足够了。
“母亲教训的是。”
周同丝毫不反驳,主动认错,他的这个脾气,让周徐氏有气也发不出。
崔氏则是低头不语,早已经习惯了这母子三人的相处方式,其实她心里对这位婆母是非常尊敬的。
遍观整个汴京,有哪个名门勋贵之家,儿媳妇嫁进来之后就能掌管府内管家权的?
多年媳妇熬成婆,不摆婆婆架子就已经感恩戴德了,掌管府内大权,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就这偌大的忠靖侯府,她就有了这样的待遇,而且她也明白母亲为何宠三郎,对自家官人冷淡的原因,所以对于自己的婆母,她是十分尊敬和孝顺,婆媳关系比母子关系还好。
饭桌上,周同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的进食,周辰则是随意多了,在小黑屋待了一整天,他早就已经饿了,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形象,大快朵颐,惹得周徐氏嗔怪训斥,但却还是不停地给周辰夹菜。
周同则是略带不满的看了一眼,刚想说话,就被妻子崔氏抵了抵,他眉头微蹙,没再说话。
周辰虽然在大吃特吃,但目光却将他们的动作表情看在眼里,对于这位便宜大哥,他的评价很简单。
这是一位少年老成,刚正不阿,性情古板严肃,且有强迫症的人。
大哥大嫂这对夫妻真的是性格互补,也不知道他那个还未蒙面的父亲是怎么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