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之事,还有一点需请示师叔,是否要继续拓印增录副本?”>
“那当然了,这还用问!”荀子用看傻子的目光瞪了自己这个死板师侄一眼,“能拓印多少,就拓印多少!”>
儒家,或者说诸子百家几乎都困囿于一个问题,那就是书不够多——准确的说,正常情况下这个问题会继续存在上千年。>
如果不是抄录书籍需要占用书院弟子大量的时间,小圣贤庄巴不得每一卷书给它抄上个几百本副本。>
更何况还有焚书令这个威胁,多一卷副本,也就多一分保留下这些书籍的可能,当然要甩开了膀子可劲印。>
伏念对此自然也无异议,提了一嘴便过,继续说道:>
“这最后一件事,也是伏念今日来此的真正目的,想请师叔解惑答疑。”>
“不久前,上将军蒙恬于北地大败狼族军队,消息传回之后,朝野不少人开始心思浮动。”>
“北地之战,蒙恬为主将,长公子扶苏为监军,按帝国规制,扶苏殿下亦有大功,因此不少人希望借此劝说皇帝收回成命,召扶苏殿下回朝。”>
“其中也有不少儒家的同门。”>
“不知师叔觉得我小圣贤庄,该如何处身?”>
对于儒家而言,扶苏如果能继位,哪怕不能成为他们理想中的圣皇,也绝对比嬴政强得多。>
所以在这件事上,他们也很积极。>
伏念自知立储之事不该随意掺和,想借北地军功让扶苏重返朝中的可能性也不大,但他……还是有些意动。>
因为他也由衷的希望是扶苏继承皇位,那样帝国的一切或许还能扭转,而不会继续恶化下去。>
老实说,他甚至曾动过心思找古寻询问有关扶苏的事。>
他不理解,为什么古寻好似对扶苏被贬谪一事完全无动于衷。>
听到这个问题,荀子也暂时陷入了沉默,片刻后才回道:>
“你既然特意来问我,想必是有心帮扶苏喽?”>
伏念垂首一礼,“长公子才学过人,又淳厚仁善,且为众心所归,除他以外,伏念实不知还能有谁可为储君。”>
“你还知道为臣之本分吗?”荀子脸色一冷,沉声质问道。>
立储,对国家而言是一件大事,更是一件要事,身为人臣自然有规劝皇帝立储的责任与义务,但他们不该妄图越过皇帝去决定储君的人选。>
因为按照周礼,储君就没有第二个人选。>
当然,今时不同往日,周礼也已废除,皇帝想立谁为储君都可以。>
但他们当臣子的,学习孔孟之道的,仍然不该越权。>
伏念低垂下脑袋,没有回答荀子的问题。>
他知道不该这么做,但……君子有所不为,也有所必为。>
孔孟圣人从来不鼓励儒家弟子一味屈从皇权。>
其实荀子也是支持伏念的,问这句话也只是想看看伏念到底是什么想法,现在有了答案,他脸色松弛下来,轻声问道:>
“你想怎么做?”>
“伏念……尚无头绪。”伏念垂首沉声回道,“此番上书请陈之事,断无成功的可能,可若此次不成,以后扶苏殿下只怕更加……”>
“还有国师,他的态度也让人捉摸不透。”>
荀子闻言瞥了他一眼,声音飘忽的回道,“看样子你还是有想法的……那就照你的想法去做。”>
“别忘了,你才是小圣贤庄的掌门,一切自当由你决断。”>
沉默片刻后,伏念起身,朝荀子躬身行了一礼,“伏念明白了。”>
“明白了就走吧,别打扰我休息。”荀子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撵人。>
伏念再行一礼,旋即告辞离开。>
“伏念告退。”>
喜欢秦时之七剑传人请大家收藏:(.sodu777.)秦时之七剑传人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