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思------继续追,去林跃的老家,山西大同。往老家跑?往老家跑更好,只要把他往屋里一堵,当着他父母的面让他选一个,那时节他还能避而不答吗?且不提来自她们的压力,他的父母就得给他好好上一课。>
“这是不是……有点儿……”>
苏梅什么性格?认定一件事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去干,良琴不行,准确的说她想得有点儿多,总觉得追去山西太过了,要知道甭管林跃选谁,他的父母将来会是被选择的那个人的公婆,虽然改革开放了,观念更新了,可是农村毕竟是农村,两个姑娘追上门去要做儿子的女朋友,老两口会怎么看她们?会不会觉得她们不够矜持?>
“有点儿什么?他就是知道我们会这么想,才一溜烟儿躲回老家的,良琴,事到如今你再不豁出去,等他休假结束回到德国,事情就不好办了。”>
是,在这件事上,工作单位又不会长腿走掉,林跃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但是她们能继续去闹吗?一次两次领导可能担待,次数多了,林跃的工作八成得黄,这是她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这几天是最好的窗口期。>
良琴踌躇一阵,最终点点头,答应了。>
再次达成共识,俩人出言告辞,成冬青和王阳挽留无果,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们坐上前往火车站的出租车。>
“赶紧给林跃打电话,把苏梅和良琴追过去的消息告诉他。”>
“打电话?你开玩笑呢?他家哪儿有电话呀。”>
1988年,大城市一般家庭都安不起电话,更不要说农村了,一个乡镇能有一两部就不错了。>
王阳说道:“你傻呀?你不会给乡镇机关打吗?”>
“我看你才傻呢,我谁呀,打过去怎么说?人家凭什么听我的话。”>
“他们当然不会听你的话,但是他们会听林跃的话呀,别忘了他的身份,德国外交部文职人员,妥妥的国际友人,你就说……德国来的两位女士去找他了,目的是考察乡里的农业种植情况,要他做好接待工作。”>
“这样也行?”成冬青想了想,总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你怎么不去打这个电话?”>
王阳说道:“我嘴笨。”>
他嘴笨?他说他嘴笨!>
成冬青无语极了。>
“快去吧。”王阳在后面推着他往外面走:“大学里受了林跃那么多恩惠,现在是你投桃报李的时候了。”>
成冬青给他说的哑口无言,只能悻悻离开,一面琢磨着怎么讲话才能唬住林跃老家的人。>
……>
一天后。>
大同火车站。>
良琴和苏梅提着路上采购的礼品跟着人流往出站口走,附近的乘客对她们投来异样的目光,因为无论从穿着打扮还是气质上,都可以得出不是本地人的结论。>
尽管旅途劳顿,眼底带着疲惫,但这并不能够消磨掉俩人身上的锐气,用苏梅的话讲,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次一定要给丫逼到角落,不给出肯定的答复,绝不善罢甘休。>
带着这份决然,两个人来了,然而才出火车站,脸上的表情就变了,因为林跃就站在对面招揽旅客坐三轮车或者面包车的司机堆儿里,微笑着跟她们挥手。>
他怎么知道她们要来?>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不过放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能不能得到答案不重要。>
“你怎么不跑了?跑啊?我看你还能跑到哪儿去。”>
苏梅没有压抑自己的声音,附近经过的旅客和本地商户一脸好奇地看着不远处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