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 > 军史小说 > 大明都督 > 第797章 总是跑题

第797章 总是跑题(2/3)

上一页大明都督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看书在线收听!
手中的奏折,张张嘴,有些左右为难。

刚刚的小插曲,毛文龙刻意跑了题,弄出一个不疼不痒的规矩来,让官员再也不能显示自己文采,造成不能照本宣科的施展,而最要害的一点是,这么一闹,明显的打乱了杨涟的豪情节奏,刚刚造就出来的激扬文字指导山河的兴奋,立即变得烟消云散,有一种拐弯过急翻车的感到。

不过事情还要持续,阉党必须弹劾,奋斗还要持续,撕咬尽对不能停,掂量了一下之后,杨涟持续弹劾魏忠贤:“臣弹劾魏忠贤逝世罪二,圣祖睿智,驱除鞑虏,建万里山河——”

一个阉党官员就站出来挡住了杨涟:“按照臣的盘算,刚刚杨大人歌颂圣主二十字后,有百字过剩,请皇上罚他百两白银。”

此言一出,立即换得满殿哄笑,当时杨涟的脸都绿了,这倒并不是说杨涟拿不出这笔银子,在他的身后家族,湖广杨家,可是数一数二的大族,土地上万亩,买卖从南方一直开到了北京,这百把两银子,不过是他花魁楼上半日的消费,根本就不放在他的眼里。但把他气到如此状态的,是由于这件事情一出,把蓝本一个非常严正的弹劾,弄的跟个玩笑一样,这怎么不让人羞愧气愤?

小天子现在对杨涟的举动已经明确了,也知道有阉党回护,毛文龙护体,魏忠贤尽对没有任何危险,反倒不如好好的听一听杨连这24罪到底是什么,假如大家能够一条一条的逐条分辨明确,也算还魏忠贤一个清白,同时也避免了以后,为这件事情依旧连累不清,大家互相撕咬,而使得国家大事弄得一事无成。

所以没有提出耻辱杨涟100两银子的问题,只是笑眯眯的说:“首次不论,请杨爱卿检点。”

杨莲捏着鼻子谢恩之后,将手中的奏折翻过了两页,这才持续弹劾:“刘一燝、周嘉谟,顾命大臣也,忠贤令孙杰论往。急于翦己之忌,不容陛下不改父之臣,大罪二。”

听到这样的弹劾,顾秉谦当仁不让的站出来掩护:“这事前后臣却知道,刘一燝、周嘉谟是“移宫案”里面带头的大臣。光宗驾崩,他们带领东林党人连吓带骗把万岁您从乾清宫带走,不让您再回来跟乳母见面,说重了可以说是劫持储君。”

一提这事,天启就气堵,当时状态的确如此,而东林当时说的那些恫吓小孩的假话,被已经长大的他想明确了,天启很是对他们发了一顿性格,在天启和张维贤的双重逼迫下,二人被迫辞职。

顾秉谦就持续说着他的道理:“新皇登基之后,过一段时间把老天子留下来的奸佞大臣赶走很正常。难道顾命大臣不管干了什么坏事都动不得?谁动了谁就有罪?”

大家就一起拿眼睛看向天子。然后阉党和孤臣党看向东林,就是一脸坏笑。

按照这个逻辑,那皇上就是第一个有罪的,你们东林敢问皇上的罪,岂不是大逆不道?

顾秉谦当然不能这么说,只要大家心知肚明也就是了,持续为魏忠贤辩护:“不管魏公公在里面起了什么作用,都不算罪。再说真正的顾命大臣是当时内阁首辅方从哲。而你东林党等光宗一驾崩就轮番上阵弹劾方从哲,把他给赶下台了。按照杨大人的逻辑,是不是东林党也犯了大罪呢?而你们东林对于一个温和的下野老人依旧不依不饶,持续穷追猛打,以莫须有的罪名必治他与逝世地,这难道就是你们的君子忠恕之道吗?你东林党人一贯的对人对己双重标准,在这一条里面就体现的很明确,难道这就是你们一项标榜的君子之行吗。难道圣人教化忠恕之道,都被你们吃到狗肚子里往了吗?你们自夸为君子,为人处事却如此邋遢,我羞于与你们为伍。”然后一甩袖子,直接大步走回了朝班,连正眼都不带瞧一眼杨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明都督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