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 > 军史小说 > 北洋新军阀 > 第三百六十章.东江的决心

第三百六十章.东江的决心(2/3)

上一页北洋新军阀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看书在线收听!
守的杏山城中度过的,已经苟延残喘人心惶惶的洪残都能坚持几个月,也可见清军攻城能力真不高。

哪想到东江居然有这玩意!可牛逼都吹出去了,阿济格也不敢拒绝,只能干咽着唾沫。

还好,他没脑子,却有个有脑子的兄弟。

“皇上,这东江毛蛮子明显继承了袁蛮子的铸城手段,我国族一项不善于攻城!汉人有句话叫术业有专攻,何苦为难国族将士,让擅长者没了立功的机会,还伤了士气?”

多尔衮这话倒是有说服力,毕竟是建州女真建立的国家,炮灰这事儿还是交给汉八旗吧!尽管范文程几人那一张张老脸难看的犹如茄子,可满大臣们还是听的点头连连。

可惜,今个皇太极是彻底铁了心要和正白旗过不去那样,端着望远镜连头都没回下,端详着两座门牙堡足足半分多钟,他这才以不容置喙的语气说道。

“李氏朝鲜毕竟是大国,征服李朝第一战,第一支箭,第一滴血,必须由国族射出!流出!”

“有问题吗?”

“末将遵命!”

…………

疯狂的吼叫声中,穿着铁罗圈甲,甩着金钱鼠尾辫子的牵着马,排成单列,从两座浮桥上小心翼翼的向河对岸涌过去,后头,端着望远镜,皇太极则是目不转睛的盯着河对岸。

他有点拿不准毛珏的态度,的确,毛珏给他的回信充满了桀骜不驯与挑战意义,可这年头,大明朝的官员都这个德行,刀架到脖子上了也得装一装矜持,典型的例子后来的洪承畴,饭也吃,觉也睡,就是不投降,气的皇太极想杀了他了事得了,还是范文程劝他,洪承畴对落在自己肩膀上的鸟粪避之不及的赶紧打扫,一个人对衣服都如此珍惜,怎么能不惜命呢?果然,洪承畴装够了,到底投降了。

就算如今松锦大战还没打,皇太极接触的明官俘虏也不少了,这德行,他是深以为然了。

并且这到了东江,外面的鸭绿江边市保存完好,甚至这鸭绿江的浮桥都没烧,让正白旗打头阵也是个实验,如果毛珏有心投降,定然不敢对阿济格下手,那自己就心里有数了。

如果毛珏下狠手死打,的确会损失不少建州本族人,可也能探查出来毛珏的真实意图,损失些人手也可以不是不可以接受,况且死的是正白旗的人,接机还可以打压阿济格一下。

想着,皇太极终于是放下了望远镜,情不自禁的把头偏向了身边,落下来穿着白棉甲的多尔衮背后。

说实话,就算毛珏不降,皇太极也没太放在心上,和明军征战多年,出征之前,他还特意让豪格领军在锦州附近逗了几个圈子,如今辽东镇已经被打草惊蛇,自顾不暇,单凭毛珏这个收皮卖布的,还有李氏朝鲜那群怂包蛋,是抵挡不了自己二十万大军的。

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真正让他担忧的,还是清庭内部,六年前,自己圈死阿敏,阿敏死前,自己这个小兄弟曾经秘密的见过阿敏一面,恐怕当年自己几个逼死了他母妃阿巴亥殉葬的事他是知道了。

这几年,多尔衮表现得却是极其恭顺,算得呼之即来,挥之则去的地步,然而越是这样,皇太极越不放心,而且随着多尔衮的展露头角,才华横溢,他们三兄弟在大清的地位已经愈发的稳重了。

思虑功夫,阿济格试水的五百人骑兵已经是率先过河一半了,看着一枪未放的左右门牙堡,皇太极忍不住叹了口气,这大明的官儿,果然是一个德行,既当婊子也想立牌坊,就算毛珏这武官也没了跑,这白让阿济格捡了个首功。

一会怎么能最大限度的褒奖阿济格,偏偏不留痕迹,不给他们任何实惠,更重要的是,还要让其他满汉将领嫉妒呢?捏着下巴,皇太极的眼神下意识又是瞄向了范文程。

果然,不愧是终极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北洋新军阀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