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 > 军史小说 > 埋葬大清 > 第428章 欧罗巴又要乱起来了!

第428章 欧罗巴又要乱起来了!(2/4)

上一页埋葬大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看书在线收听!
如果单纯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大明自然要准备迁移百姓去天竺,毕竟那么大的一块地盘,不迁移百姓过去岂不是荒废了?

可是从实际的角度来看,所谓的迁移百姓就像个笑话——按照户部的统计数据来看,大明现有丁口是五万万又七百万,比大清丁口数量最多的时候还要多出来一两亿。

多出来一两亿的人口,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挺多的,但是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卵用。

首先就是辽东和东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交趾、缅甸、暹罗、旧港、兰芳、棒子等等地盘都已经归大明所有,现在都是大明的布政使司。

在这些地盘归属大明之前,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还有曾诚、刘鹤鸣等一众文武大臣们可没干什么好事儿。

基本上就是留地不留人的操作。

要说杀戮太重那是肯定的,臭了名声也是必然,可是这么做的好处也很明显——只要迁移百姓过去,这些地盘就能稳固下来,丝毫不用担心像永乐年间的交趾一样降而复叛。

其次则是朱二旦和朱三顺出海就藩。

这两个家伙的封地一个是阿拉斯加,另一个则是路易斯安那,这两个地盘同样也需要迁移大量的百姓,别说什么十万二十万,就算迁移两千万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根据朱劲松和曾诚、刘鹤鸣、刘怀文等人的估算来看,大明未来要向这两个藩国迁移足足两万万百姓。

这样儿一来,五万万百姓不仅不显得多,甚至还有种明显不够用的感觉。

地广人稀!

再次沉默了一会儿后,刘怀文才开口道:“东条小次郎和东条二十八就算再怎么狠辣,他们也不可能马上就扫平天竺吧?只要等到明年,咱们大明的丁口数量就会再多一些,说不定还有机会达到五万万又五千万的水平,到时候自然也不用担心无民可迁。”

只是曾诚却澹澹的瞥了刘怀文一眼,反问道:“就算咱们大明有足够的百姓可供迁移,可是戍边的军队是不是也要增加?”

刘鹤鸣当即就点头应道:“不错,为国戍边乃是我辈天职,倘若要迁移百姓去天竺,咱们大明的军队自然也要在天竺驻扎以守卫咱们大明的疆土,保卫咱们大明的百姓。”

被曾诚和刘鹤鸣这么一说,刘怀文顿时就有些傻眼了——增加在天竺的驻军可不仅仅只是增加几个军营就行的,比如说天竺跟奥斯曼搭界的地方就得设立岗哨,同时也要有备战的军队。

这就意味着大明的军队数量必须要增加,同样也就意味着五军都督府的军费预算要再创新高。

再往深了想,就需要考虑当地环境的治理——根据锦衣卫的情报来看,天竺那边儿的环境基本上就是要多烂有多烂,只有想不到,没有他们祸害不到,大明想要迁移百姓过去,自然要好好治理当地的环境。

除了环境之外,还有公路、桥梁、河道、铁路、电力、驿站、社学等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情也需要投入。

这些乱七八糟的投入加起来,大明国库……

刘怀文忽的打了个寒颤,低声道:“这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咱大明的国库又向来空虚。”

朱劲松自动忽视卖惨哭穷的刘怀文,只是将目光投向了柯志明:“锦衣卫方面有没有估算过东条二十八和东条小次郎的进度?他们大概还需要多久才能扫平天竺?”

柯志明躬身拜道:“启奏陛下,大概再有半年左右,整个天竺境内就会基本平定,一年之后,天竺就只会剩下一些东条小次郎搞出来的维持会,剩下的三哥都会成为劳工。”

朱劲松刚刚消下去不久的杀意再一次冒了出来。

关东军?

维持会?

这些倭奴还真他娘的会取名字!

强行按下心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埋葬大清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