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 > 都市小说 > 民国之钢铁狂潮 > 第196章 富可敌国等于找死 一

第196章 富可敌国等于找死 一(2/3)

上一页民国之钢铁狂潮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看书在线收听!
心才好,不让他满意,朱斌之前没基地,耍不开。

不过他也精得很,给兵工蜀的第一条生产线只有轻重枪械的,第二条明年初交付的,则是包括105克虏伯大炮的,留给自己那条眼下就装在集装箱里摞在古镇口军港码头,那才是包括了克虏伯150一下陆海大炮的全套设备!这一条能顶之前的三四条还富裕。

至于海正在用的那套美国货,不过是二手的,只能生产轻武器和少数迫击炮、无后坐力炮而已,哪天说丢也就丢了。

其他人可不知道这里面的猫腻啊!都觉得这下子国家武器制造能力大幅度提升,顿时一阵赞扬的掌声响起。

负责飞机生产的钱昌祚跟着起身汇报:“截至目前,杭州之中央飞机制造厂业已与美国柯蒂斯完成第二期厂房建设,可制造轻型双翼木制战机150架每年,全金属单翼先进战机50架每年,暂可满足国家所需;然限于资金及发动机产量,目前尚不能全力开工;重庆飞机新厂已完成基建,待设备到位后即可投产使用。”

原来的杭州飞机厂投资兴建的是十几年前的老掉牙机种,全都是木头的玩意,飞行速度不到200公里每小时,同样没有资金,主要用来修飞机,为柯蒂斯合作的中国航空当后勤。

后来海装所与柯蒂斯合作,给那边投产了一座厂房,可以制造柯蒂斯自己都看不的霍克双翼战斗机,但发动机不能自产,缺乏大型铝合金加工机床,其实就是一个零配件组装厂和维修厂而已,生产什么的,自己说着好听罢了。

而柯蒂斯公司也是够黑,木头机身、没有无线电和弹射座椅、缺少大量辅助装备的最简版霍克3,要价也得两万四千美元一架,国府没钱买不起,所以光有个空壳子。更关键的是,旁边有海装所的飞机厂对照着。

名义,海装所也是属于军政部管辖,也在这次的调查统计当中,朱斌作为副所长、实际掌控者也得走走场面,咳嗽一声清清嗓门,站起来介绍:“海军装备技术研究所成立一年来,建设成效还算可以。枪炮修造厂目前主要以美式枪械弹药为主,为试验研究性质,仅能满足特战队所需;飞机厂产能尚可,年可组装120架21战机,和36架2运输机,目前主要供出口所用,并无国内订单。”

说完他就施施然坐下了。

陈仪和钱长照等人齐齐瞪眼,用异样的眼神盯着他,那意思,就这么简单?朱斌无辜的眨眨眼,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啊!

得到陈少宽的提醒,知道在武器生产不能戳老蒋的眼眶子,海装所自己的生产能力就是很小,限制的很死,其他都是研究所的名义,制造什么的,都是江南所干的,虽然厂房、设备、工人都是他朱某人弄来的,可这些表面不归他名下不是?

使劲瞪了他两眼,发现没什么效果,钱长照无奈的摇摇头,道:“那么,军事组对下一步建设的要求呢?”

陈仪沉吟一下,道:“最紧迫者,莫过于制造枪炮弹药所需之特种钢材、铜材以及机床设备,我们的敌手乃拥有强大海军的日本,依托外购终究不妥,必须自给自足方能保证战斗所需。”

这其实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所谓基础工业,便是生产这些基本原材料的能力,也是整个国防设计委员会工作的重心所在,钢铁、化工,是最核心的。

翁文灏秘长淡淡的笑着道:“这方面我们的工作还算有些成效,也是要多谢汉臣。截止月,海钢铁生产能力业已达到30万吨,虽然都是旧设备,然技术方面并不落伍,且皆针对性生产高质量钢材,目前已能满足造船、汽车、机床和工具、弹簧等紧缺之用;预计两年后可增至50万吨产量;重庆钢铁基地建成投产后,当有100万吨钢铁产量,比之往年,可说极大之进步!”

这也都是朱斌的功劳,海十几家大小钢厂,除了原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民国之钢铁狂潮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