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 > 军史小说 > 三国重生马孟起 > 第八十八章 辽东军拒敌辽水

第八十八章 辽东军拒敌辽水(2/3)

上一页三国重生马孟起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看书在线收听!
对岸,他们可没直接就过去,哪怕他们也清楚,过去的话,石全基本上是不会前来阻截,他是乐不得己方如此。因为真那样儿的话,就不是辽水在己方的前面,而是在己方背后了,这可不是韩信当年的背水一战,那人家是没办法了,而且韩信能料敌先机,

敌方却没什么本事,没什么谋略,就只能是跟着韩信走。可你要是盲目去效仿,那么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因为你只看到了韩信的背水一战,项羽的破釜沉舟,最后效果是都不错,那是因为他们成功了,所以自然是没大问题。可你怎么就没想到,这万一是失败了呢,那直接

就是万劫不复了。就像在演义中,徐晃不也是来个背水一战吗,结果最后什么结果,都不用多说了。最开始王平还不是刘备那边儿的,他是投靠了曹操,不过就是因为徐晃,他是被逼无奈,投靠了刘备。其实一想也是,不管是以这个自身的本事来看,还是说在曹操和众人那儿的地位,怎么说一个刚投靠他们没多久的王平,确确实实,是不能和徐晃相比的。毕竟

徐晃都投靠曹操多少年了,而且是有不少功劳的大将,关键是其人的人缘还都不错。哪儿像王平那样儿,是没什么根基的将领,所以他既然是和徐晃交恶,过节甚深,那么除了投奔刘备之外,好像也没有其他的路了。他肯定是不甘心什么隐居山林,平淡一生,所以这个确

实,不得不说,王平当初是走了一条正确的路。还在曹操那儿,他是根本就得不到什么好儿,反而是到了刘备那儿,他也算是受到了重用。不过王平这个人,说起来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怎么说呢,就是运气不怎么样儿的一个将领。因为你看他最关键的两个地方,都是dudu2();

谏言给主帅,关键是他的想法还是对的,而主帅是错误的。可结果呢,是主帅根本就不听,最后以致于是兵败,这就是比较悲剧的了。第一个是徐晃,那个时候不用多说了,他走投无路,只能是投奔了刘备。第二次更关键,是诸葛亮让马谡去守街亭,对手是防御大能司马懿,结果马谡什么样儿,根本就没听王平说的,结果最后街亭也丢了,马谡被斩首。所以在马超

看来,王平他的能力,那还是有的,而且眼光也不错,为将算是小心谨慎的这么一个,确实是守成可以,进取也许是差点儿。因此,马超让其人当主帅去防守,而不是当个什么副手,就是因为以其人的能力,当主帅,是没有什么大问题。当然你让他一个人带十几万人马,马

超也没觉得他就真能胜任,不过三五万人,他是认为没什么问题的,所以当初去阻截联军,就是让王平一人带兵三万去的。而且马超认为,其人确实,不太适合去当什么副手之类的,因为他不会去劝人。要不然不管是在演义中,这他和徐晃,还有马谡,是没一个人把他的话给放在心里,是一点儿用都没有。因此马超觉得,这个也确实,还是算了吧。他要不然就是

和自己一起征战,要不就是带几万人马,去当主帅防守,当然也可以作为一城的主将去守城,这就是马超给王平安排的事儿。结果如今来看,确实是不错,至少马超没看到当初演义中的事儿。当然了,马超也没认为自己是当初演义中的曹操,更不是刘备,而手底下,也没有徐晃,更没有马谡。其实对他来说,毕竟都已经知道很多事儿了,所以就算是徐晃和马谡

都在他的帐下,他都不可能把他们和王平给分到一起去做事儿,那不开玩笑吗?马超觉得这个演义中的很多东西,可以说还是非常有用的,是,那虚构的很多,可确确实实,有用的东西其实也不少。至少他是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更是知道了不少,至少哪个人物什么的,

他自认为多少都知道点儿,哪怕知道个名儿,那也算是了解点儿吧。而看演义,王平谏言不成,最后是全军失败,这个马超觉得不能说是他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三国重生马孟起章节列表下一页